- 注册时间
- 2007-2-3
- 最后登录
- 2021-12-31
- 在线时间
- 2556 小时
- UID
- 494
- 阅读权限
- 120
- 精华
- 0
- 积分
- 12526
- 帖子
- 8028
- 学币
- 17847
- 学分
- 10920
论坛上将
天地任踐踏,狂傲似神人 ... ... ...
- 帖子
- 8028
- 学币
- 17847
- 学分
- 10920
- 贡献
- 0
- 贝壳
- 0
- 文采
- 0
|
“中國人天生好經商,不僅從一省到另一省做買賣,獲得大利,甚至也在同一城市做生意。商店裏有的東西,街上幾乎都有售賣。……富有的商人信用良好,很守時(葡人多年的經驗證明了這點)”
“中國人爽快的贊頌鄰國的任何德行,勇敢的自承不如,而其他國家的人,除了自己國家的東西以外,不喜歡別的東西。中國人看見來自歐洲的産品,即使並不精巧,仍然發出一聲贊歎。……這種謙遜態度真值得稱羨,特別表現在一個才能超越他人的民族上,對于那些有眼無珠、故意貶低所見東西的人物,這是一個羞辱。 ”
16、17世紀時,中國與西方國家是各有所長,一方對另一方並沒有形成一種優勢。而18世紀,當歐洲已經走出“17世紀危機”的低谷,經濟全面複蘇,海外殖民擴張取得輝煌的“戰績”時,中國卻遭受了史無前例的大倒退。盡管在18世紀的歐洲一度掀起“中國熱”,但同時對中國的批評已經開始。後來,在中國社會“停滯”論的一片喧囂……
這是爲什麽呢?從時間段來看,其實是一目了然,在17世紀中葉的1636年,從中國返回歐洲的曾德昭記載的那個“相當的富裕繁榮,在各方面都令人贊歎 ”的明朝已經于1644年滅亡了,取而代之的是號稱初期“盛世”的康熙、雍正、乾隆朝。在這期間,外國人的記錄有力的駁斥了這種虛假的“盛世”。經“康乾盛世”的“勵精圖治、文治武功”最終使中國落後貧窮到什麽程度,引用1793年英國馬戛爾尼使團副使斯當東一句話一目了然:“遍地都是驚人的貧困.... 人們衣衫褴褛甚至luo體....我們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搶著吃”。詩人唐甄在山西做過知縣,親眼目睹了清朝統治之下的痛苦生活,他著有《潛書》,裏面提到: “清興五十年來,四海之內,日益困窮,農空、工空、市空、仕空。”他親眼看到山西婦女多無褲可穿,而“吳中之民多鬻子女于北方”。可見所謂的“康雍乾”,其實都是被拔高的侏儒,在後金的統治下,老百姓的實際生活是相當痛苦的。英國馬戛爾尼使團副使斯當東所謂“人們衣衫褴褛甚至luo體”這與唐甄的記載完全吻合,可見確實是實情。
《愛丁堡評論》文章提到,雖然“乾隆可汗”曾指示:“俟該貢使到時,必須整列隊伍,以肅觀瞻。”但馬戛爾尼還發現清國的武裝部隊如同一群叫化子,不堪一擊。馬戛爾尼發現社會上普遍的貧窮和不安定——這跟陳弘曆可汗希望他發現清國富庶的目的,恰恰相反,因爲沿途他看見太多的乞丐和太多的破陋而荒蕪了的建築,以及大多數清國人過著低水准的生活。馬戛爾尼認爲,這個"半野蠻的"帝國"聲譽掃地",清國人生活"在最爲卑鄙的暴政之下,生活在怕挨竹板的恐懼之中 ",所以人們"膽怯、肮髒並且殘酷"。
1793年,英國的馬嘎爾尼使團訪問清朝,此時距離鄭和寶船出海已近400年(1405年-1433年),距離萬曆年間明軍500艘艦艇殲滅日本海軍 450艘戰船于露梁海戰195年,距離明朝水師五度擊敗荷蘭海上馬車夫確立日本到南海的全部東亞制海權154年,中國航海已經衰落到被人看不起,並加以恥笑的地步了……
當時英國使團“驚奇的發現中國的帆船很不結實,由于船只吃水淺,無法抵禦大風的襲擊”,他們由此得出的判斷是“中國船的構造根本不適應航海”,馬嘎爾尼發出過這樣的感歎“中國人首次看見歐洲的船只,至今已經有250年了,他們毫不掩飾對我們航海技術的贊賞,然而他們從未模仿過我們的造船工藝或航海技術。他們頑固的沿用他們無知祖先的笨拙方法,由于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比中國更需要航海技術,因而中國人這種惰性更加令人難以置信”。(以上引自《停滯的帝國- -兩個世界的撞擊》佩雷菲特 著)
通過英國使臣的敘述,可見明帝國曾經作爲海上軍事和貿易強國的輝煌與榮耀已經被糟蹋得不成樣子了……
回顧一下明朝末期中國的航海水平:
1598年,明朝海軍出動500艘戰艦,開赴朝鮮露梁與日本交戰,此戰一舉擊沈日本戰船450艘。此艦隊無論從船只數量,兵力人數、火炮數量、船舶排水總量,火炮技術水平(後裝填速射炮,彈丸不弱于1815年英國海軍的24磅炮)、單艘船只的戰力(吃水6.6米,可容300人,數十門後填裝速射炮的一號福船),都超過1588年共有船艦130艘的西班牙“無敵艦隊”。
與英國比較,1633年的明朝封舟和同時期1637年英國建造的當時西方最大的戰艦“海上君王”號是相當的。
封舟長66米,寬19.8米,倉深16.5米,吃水4米,海面高度12.5米;
英艦長51米,寬14.7米、深23.17米,吃水6.8米,海面高度16.37米。
不僅如此,明朝後期的海戰戰術戰法也極爲先進,鄭氏水師獨步海疆的“五五制”戰艦隊形和指揮系統,即利用“五點梅花陣法”將對方“線形隊列”分成幾段,形成局部圍攻以後,用輕巧的快船架設重炮進行艉射(Raking Fire),此戰法比英國海軍稱霸全球的“納爾遜戰法”(Nelsontouch)早出現了一百多年……即便是到了英國的馬嘎爾尼使團訪問清朝的1793 年,英國海軍稱霸全球的“納爾遜戰法”(Nelsontouch)都還沒有出現。
由此可見,清朝“盛世”期間對比明朝末期,其倒退程度簡直是驚人的。
馬戛爾尼通過對清朝“盛世”的訪問,得出以下結論:
1)“清go-vern-ment的政策跟自負有關,它很想淩駕各國,但目光如豆,只知道防止人民智力進步。”
2)“滿洲鞑靼征服以來,至少在過去150年裏,沒有改善,沒有前進,或者更確切地說反而倒退了”
3)“當我們每天都在藝術和科學領域前進時,他們實際上正在變成半野蠻人。”
4)“一個專制帝國,幾百年都沒有什麽進步,一個國家不進則退,最終它將重新墮落到野蠻和貧困狀態。”
5)清朝“不過是一個泥足巨人,只要輕輕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
都被人家鄙視到了如此地步,乾隆居然還有臉皮說出這樣的話——“天朝物産豐盈,無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特因天朝所産茶葉、磁器、絲筋,爲西洋各國及爾國必需之物,是以加恩體恤……”這簡直和曾德昭筆下的明朝時期是兩個概念——“中國人爽快的贊頌鄰國的任何德行,勇敢的自承不如,而其他國家的人,除了自己國家的東西以外,不喜歡別的東西。中國人看見來自歐洲的産品,即使並不精巧,仍然發出一聲贊歎。……這種謙遜態度真值得稱羨,特別表現在一個才能超越他人的民族上,對于那些有眼無珠、故意貶低所見東西的人物,這是一個羞辱。”可見,如今流傳的“中國傳統文化”是國人“愚昧僵化、盲目自大、井蛙觀天”的根源,並且也是導致國人對西方外來事物不屑一顧或者一律看成是奇技淫巧的根源,這樣的觀點是根本錯誤的,是對中華文明的诋毀~!而真正閉關自守的是清朝無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