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sin_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小阅读   [复制链接]

Rank: 1

帖子
37
学币
348
学分
61
贡献
0
贝壳
0
文采
0
16#
sin_ng 发表于 2010-3-25 02:02: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in_ng 于 2010-3-25 05:44 PM 编辑



书名:巫言
作者:朱天文
出版:印刻

又是一个星期一,傍晚了,最近的天色到了傍晚以后暗得特别快。有时还来不及看那一瞬间出现的晚霞、余晖,它就被什么赶着那般,急速的离开了大地。于是一片黑沉落幕,笼罩了下来,看得我心烦意乱,如果有什么可以炸毁穹苍的话,我会巴不得马上给天空来个大窟窿。

早上一起床,盥洗后就进入朱天文的小说《巫言》里了。前面一章巫看据说朱天文是九年前去香港后写下的,后来因为诸种事情,牵牵绊绊,拖延了许久(还经历了她父亲的亡故),才重新执笔再写。今年二月借它回来看,看不下去,那实在是很可怕的书写法,不过读过第二章就会见到,整部书前面的气势,已经渐渐恢复到正常的调子里,不知何以故,读着我就想起高行健在《一个人的圣经》里,几乎喃喃自语的句式。

《巫言》有时候根本就像疯婆子在那里自说自话,然后自己在那里穷开心。这种疯婆子自言自语的快乐场面,我几乎天天看到真人版,那是一个嫁给有钱人做妾的中年女人。枯瘦如柴,颇为可怜,满脸的沧桑状,见着都要伤心几分。不过我爱偷听那疯婆子说话,听疯人说话往往有种愉快在我的内心中作祟,像是偷听到了天机。

于是,朱天文的《巫言》就有着类似的感觉——或者说,能成为「巫」(小说者?)者大抵都是神经病。读完第二章「巫时」,看到这句「他的问题是自由太多,空间太大,他倒要拘住自己,免得伊于胡底去至无无之地乌何有之乡。」我对朱天文的这段句子的眉批是如此:「《巫言》中,男身他既是女身她,所有变身对话,作者心灵、肉身的翻滚、省视,她或他不断画地自限,遂又从圈子内翻跳出来,圈圈打滚,然后回到圈子里,继续犯贱,宣称要推掉尘世种种,离开樊笼人生,谁又能不拘束自己或由他人束缚? 」

在我的思想中,人本应该要超越性别,然而,在性别上跃然一跳的刹那,我怀疑的是,我们除了性别之外,还有什么?是躯壳?是变幻出来的,我们觉得那种是「爱」的感觉,抑或它就单纯的和天地草木,绳绳不可名的「玄」?而「玄」所存在的东西,会是朱天文的「巫」?

我相信,朱天文没有抵达那个境界。因为连胡兰成即使在躲避通缉时,读再多的佛经,还是其他什么经,一点都不能够脱离他身为男人的「本性」。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太多,尤其是触不到的生与死。

也许,在我这个年龄不应该太重视生死问题。但在爱欲之上,生死是决定一切的根基。 《杂阿含经》有云:「爱为网、为胶、为泉、为藕根、为乱草、为絮,从此世至他世,从他世至此世,往来流转,无不转时。」倘若抓住这个点来看所谓的自由、空间,乃至推广到爱的话,人类其实很可怜,因为从来没有超脱过也不曾想过超脱。

是的。我是这样觉得的。我在写小说的时候,常常疑惑、选择到底要超越区域界限,还是用一种无性别的方式,来阐释「人」这种动物的故事。尝试了几次,说真的,我的思考和冥想能力有限,怎样努力,我亦不见得看得到我所能超越的人的范围。

回到《巫言》,除了读朱天文自身的日记之外,还有也顺便找她在《巫言》里面的引经据典(发现自己的记忆力真是越来越差,前几年背下来的东西,都快丢光了)。有时我就想,如果那些佛学大师、或者专门研究经典者,读朱天文的小说,应该会不断的划线,揪出里面用的很有趣的经典句子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帖子
37
学币
348
学分
61
贡献
0
贝壳
0
文采
0
17#
sin_ng 发表于 2010-3-25 02:02:5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in_ng 于 2010-3-25 05:47 PM 编辑



书名:长短调
作者:朵拉
出版:有人

上网查询朵拉《长短调》这本小说的时候,不论豆瓣,还是Anobii都没有记录存档。这是出版社的疏忽,倘若连这点小事都没有包括在出版企划里,那么这本书要被不论国内还是国外的读者发现,都是极为困难的事情。我是有点生气的,到有人部落寻找了相关书籍的资料,帮有人出版社在豆瓣和Anobii输入资料,但愿尽快通过检验,然后让我将此书加入我的书柜内。

朵拉的《长短调》是继《掌上情爱》后,由有人出版社出版的极短篇。不晓得为何,我老是认为这本书应该是在2009年初的时候出版的。几个月前在大众书局看到,新颖的,仿佛全新上市。可是,当我读完全书,翻看版权页的时候,恍然发现,书原来是去年2008年12月出版的。全书收72篇长短不一的极短篇,两篇序。

读完这本书的感想其实蛮多,最主要的,还是建议读者,可以省略序言和后面多余的附录。这次的阅读,是满愉快的经验,我是一直以来都颇为欣赏朵拉写的小说的,至于散文,我倒是觉得她倒不如全心全意的将心思,投注在小说会更好。 《长短调》顾名思义,里头收的作品,肯定没有一篇是长过两千字的。这也是此书的一大好处。没有阅读传统中短篇小说的累赘感,轻盈的笔触,仿亦舒的风格,简短,对话和情节的设计一针见血,从最平凡的生活中,提炼精彩的局部人生的最佳示范。

当然,也有她的缺陷,朵拉跳脱不出同样的叙述腔调,伪装的世故,重复重复写着的爱情,还有性格仿佛一致的女主人翁。虽说爱情自是千古事,千古事有时写多了,作者难免会陷入茫然不知头绪的境况中。书里面,大部份的小说或者说故事虽好,若连续不间断的读,无意间会察觉朵拉所写,所说的故事,会渐渐进入泥沼中的语焉不详的困境中。尤其是朵拉最爱运用的,突然间冒出来的大量引述。引述句子,并不是不可,要适量。单篇发表在媒体上,也许感觉不出那种怪异的感觉,倘若编辑成书,则会显得作者本身对事情的看法,没有自己的观点,一味引用他人的看法和句子。

将《长短调》拿来跟上一本的《掌上情爱》比较的话,《长短调》是更上一层楼的。在现实生活虚拟化的技术上,朵拉仿佛看明白了情爱和「白头偕老」不过是最普通不过的嫉妒和羡慕而已。 《掌上情爱》可能是我读得不细,即使去年重读了,跟《长短调》读后的强烈感受全然不同,或者说《掌上情爱》我个人找不到惊喜的地方。 《长短调》是归于平淡的作品,夫妻、年轻情侣、单身生活,他们离婚、分手、渴望获得爱,希望自由,晓得猜度,然回过头想,我们不是因为习惯了而遗忘真实的情感吗?读朵拉写的小说,仿佛再次把那些感情,从釜底抽出来,热热的逼迫你认真对待。

唯一教我感到读的时候,极不自然的是朵拉对性爱的叙述。不是我鼓励作家应该在书写中,加入大量的性爱叙述,倘若把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性爱,变成「上床」这两个字眼,未免过于笼统。当中写性爱,唯一写得比较有情绪和幽默的是B2的《喝醉》。朵拉处理的寂寞和孤独感,我猜可能是朵拉已进入中老年的关系,渐对未来有了不确定性的恐惧,大部份的小说里,仿佛可读出她的渴求,不过有时那个渴求的主题也是模糊的,好比深夜里看见有人影在晃动,丈夫却不在的《窗外有光》、充满疑惑的夫妻生活《疑》或《自杀的鸟》、《唱片的日子》、《雨下大了》等篇。整体而言,《长短调》我是喜欢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帖子
37
学币
348
学分
61
贡献
0
贝壳
0
文采
0
18#
sin_ng 发表于 2010-3-25 02:03:5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in_ng 于 2010-3-25 05:46 PM 编辑



书名:独立公园的宣言
作者:廖宏强
出版:有人

读完廖宏强的《独立公园的宣言》,我想说的话很少,唯一能和书评挂上钩的,莫过于是书里面,部份的文章,触动了我心的某部份。读完它的夜晚,暗夜是沉寂的,使人感到亲近的是廖宏强青春岁月里,发生过的事情。那些事情,只要你也拥有过,便会感觉到,好似自己也参与其中,尤其是那段在华文独立中学里的日子。

只要读过黄锦树的小说<第四人称>,不免要承认独中生的无奈,似梦魇般追随着他们一辈子,以廖宏强的个人经验为例,台大医学系毕业,曾在长庚医院服务,回到马来西亚却要受那些莫名其妙的,专属马来西亚态度傲慢的气。好比廖宏强不时提及的,一群朋友在谈话时,聊着聊着,无可避免就会问的话题「你要回(国)去吗?」,纵然廖宏强都是坚决的表示「是的,我要回去为国服务。」可是这样的思想,看似伟大,其中的委屈,有多少人能知?

独中生或留学台湾回来的「侨生」的无奈,虽说现在的境况,正在渐渐改变,但对于文史哲科系出身的人,却依旧是在国家的体制以外,被拒绝的一群。将题目定为「写给独中生、侨生或医生的宣言」也是大了点,然,若对于那些尚在就学的独中高中学生而言,这本书,倒可能是一个方向标。然,又因为如此不风行阅读的时代,这些前辈的「宣言」和「劝勉」何人愿意聆听? !

有时,我会这样想,身为独中生可能是我们的命运不好,不能被国家体制收编;回头一想,似乎又庆幸我们那仿佛打不死的坚毅,即使感动不了相关当局,相对的,让我们多了更多勇气。当然,廖宏强的这本散文集也有不少轻松的回忆,好比他小时候,在郊外的生活趣闻,上到中学后,面对的某些与成长有关的窘事,抑或升到大学,在海外生活曾经过,教人看了觉得搞笑的荒谬事情。

纵观全书,唯一让我觉得不好的地方,主要是廖宏强太爱唠叨,抑或闲扯风光景色。这些阻碍读者阅读下去的障碍物,倘若减少的话,或许会给读者更方便、愉快的阅读经验。又,集子里写得最好的,当属<小镇医生>这篇。我这里不多说了,想读的人,读过了,自然会晓得<小镇医生>这篇的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帖子
37
学币
348
学分
61
贡献
0
贝壳
0
文采
0
19#
sin_ng 发表于 2010-3-25 02:05:1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in_ng 于 2010-3-25 05:51 PM 编辑



书名:看房子
作者:西西
出版:洪范

我以为我读不懂西西。谁知,还是读懂了。

西西这本《看房子》是很好读的随笔,之所以称之为随笔而不叫散文,主要还是她写得太有趣了。散文,在中国文学的传统里,通常是载道的。虽然,我不想说现代中文散文是否都载道,然,遇到这样一本可爱可亲可读的书(看它的封面设计,就可猜测到其中的可爱程度),让它严肃起来,似乎太对不起西西那一本不正经,轻松诙谐的笔调了。

《看房子》的好,并非里面的建筑有多么的伟大、宏观,而是西西在行文中,无意间就流露出天真的童心。像你捧读着怀特的《夏洛特的网》有笑自然有泪。读完,细细回味,那滋味是很难说的。要再贴切一点的形容是,你不是在看西西旅行时期所见到或听闻的事情,而是聆听西西犹似小女孩一样,调皮的在那些建筑前,乍看像对着它们品头论足,实际上呢?西西是童心未泯的要告诉你:啊,你瞧,这多美啊!用手摸摸看,有历史感的粗糙哩!如此没有杂质的赞赏,最能感动人心。

全书,我最喜欢的部份,是中东讲回教堂的部份。身在马来西亚,尤其身为华人,在我的知识库里好像没有多少关于回教堂建筑构造的知识。这许是我的无知,经西西的说明,我倒是重新认识了回教堂这早晚都放送古兰经文的神圣场所。这说来也有点讽刺,竟然要由西西来解说,我才理解原来回教堂的构造是如此这般的。往深一层想,除了我之外对回教堂的建筑构造感到陌生的,是多数还是小众呢?

《看房子》也不是没有瑕疵的,有时西西似乎说到得意忘形了,尤其是解释建筑物和设计者、拥有者的关系时,虽没错也不可或缺,读着不知怎的就嫌闷,想匆匆跳过。跳过后,则担心是否漏看了什么,回头去看,看完也没差别。所以说,阅读有时候就是这样怪,谁也可以拒绝它,偏偏就是它拒绝不了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帖子
37
学币
348
学分
61
贡献
0
贝壳
0
文采
0
20#
sin_ng 发表于 2010-3-25 02:06:1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in_ng 于 2010-3-25 05:47 PM 编辑



书名:我所爱的香港
作者:林夕
出版:皇冠

林夕《我所爱的香港》我读得蛮愉快的。两天看完这本小书,让我惊奇的是,原来林夕的散文写得比歌词好。但这也并不是说,林夕的歌词不好,而是歌词毕竟是风花雪月的时候多,能够坦诚己见的时候少。

《我所爱的香港》想来已是林夕不晓得第几本的作品集了罢?前几年在书店有见过林夕的书,图书馆亦有馆藏,偏偏就是没去借。这回见到图书馆推出的新书中,有这一本,二话不说就借回来看了。

当然,这还是缘于在豆瓣上,拜读过近期林夕在香港报刊专栏上的文字,觉得林夕真是个博学多才,典型的知识份子。说林夕是知识份子一点也不为过,但同梁文道、马家辉、陶杰这些靠专栏文字,扬名两岸三地,甚至海外华人世界的专栏作家、时事作家比较起来,林夕的「知识」似乎更为广阔,同时也更加小我,与「老手」迈克不相伯仲。

他可以在文章中,跟你谈佛学,谈着谈着,跳跃到谈论香港(当)时下发生的政经文教的事件,提出他的观点,顺手拈来,天地皆文章,路见不平,觉得该嘲讽的,绝不是省油的灯,回马一枪就是一呛。谈起股票,娓娓道来自己的经验。林夕写文章的观点,都是以市井小民的身份为出发点,故此读起来是很生活化、娱乐性也极高。除了几篇「谈情说爱」的「歌词拼凑」的文章,林夕收在《我所爱的香港》中的大部份散文,都有极高的趣味。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帖子
37
学币
348
学分
61
贡献
0
贝壳
0
文采
0
21#
sin_ng 发表于 2010-3-25 02:07:0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in_ng 于 2010-3-25 05:49 PM 编辑



书名:雏菊的人生
作者:吉本芭娜娜
出版:时报

吉本芭娜娜的新著《雏菊的人生》是部看图作文集。

配合奈良美智的「残酷娃娃」图像,将故事衬托出来。读完此书亦有些时候,现在才来回想小说内说了什么故事,仿佛是存心跟记忆过不去似的。当然像这样一本普通不过,治疗系的小说有什么看头可言呢?我想莫过于是吉本芭娜娜那百年不变,少女腔的叙事模式。

首先,不必用太严肃的心态去读此书,日本小说除非是川端康成等名家的作品外,如今能在中文书市上寻找得到的翻译书,百分之八十可说是轻小说。 《雏菊的人生》自然也是轻小说的一类。同村上春树比较起来,吉本芭娜娜是远远不如村上的。然有一点她是成功的,吉本总能很轻易的就将年轻人的心掳掠。

雏菊是《雏菊的人生》的主角。这部小说不长,或者压根就是短篇小说;在日本出的好像是单行本,来到台湾倒是有被放大,出版社想要赚钱的嫌疑。雏菊的人生,就跟吉本芭娜娜以往的故事基调一样,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后来母亲因为意外事故身亡了,有灵异经验、寄居在开熟食店的阿姨的家中,是个很会料理的少女。

雏菊有个很要好的同学,同学因为母亲改嫁的缘故,举家搬迁到了巴西。后来雏菊的同学因为一场意外,突然死了,死得无声无息又安静平安,看起来是很荒谬又合理的。 《雏菊的人生》的卖点就在这里——吉本芭娜娜故意营造的,雏菊和她的同学的心电感应。当然,这样一本小书又是吉本的作品,没有爱情是不行的。比较可疑的是,吉本芭娜娜似乎故意用疏离感来解释爱情的不确定性。

薄薄的一本书很快就能够读完。比起吉本芭娜娜之前的各种著作而言,《雏菊的人生》的规模、叙事都是比较轻盈且淡漠的,她在后记中也坦言,是为了配合奈良美智的图画而写作此故事。因此这里也必须谈谈奈良美智的画。奈良美智同吉本芭娜娜的合作,在我看来这次是有点失败的。最主要的成因,莫过于图画主导了故事的发展,中文版的排版也是有一定的问题。故事的氛围是在的,遗失的是日本人精致的质感。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帖子
37
学币
348
学分
61
贡献
0
贝壳
0
文采
0
22#
sin_ng 发表于 2010-3-25 02:07:5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in_ng 于 2010-3-25 05:49 PM 编辑



书名:浮生
作者:奈保尔
出版:天下

几年前读奈波尔的短篇《米格尔大街》,深深为他的叙事给震撼,一条街或者说一处破败的地方,其中的各种小人物全被他勾勒得那么精彩动人。脑海里至今还记得小说中,不是散发出来的暑热氛围,闷闷的,发生的一切。

现在总算读完了他的长篇小说之一的《浮生》。孟祥森老师的译笔的好自然不在话下,奈波尔的精湛笔触更让我有了新的体会,新的思考。小说主人翁威利是个不屑尘世又不得不沦落尘世的印度来的男子。他不愿意走上父亲的后路,然而当人生活了一大半,他还是走上了父亲的后路。甚至比父亲更不堪。

小说的后半段没有前半段精彩,不过后半段所讨论的关于身份的确定与歧视,更叫人感到惊愕。即使那是上个世纪发生在偏远非洲的事情,半黑半白二等葡萄牙人,或者说殖民者的故事,它总不经意的让我记起柯慈的《屈辱》或者那本艰涩难懂的《等待野蛮人》。

都是等待,不同的是,奈波尔没有把威利的四十一岁的后半段人生续写下去,他停在安娜的那句话上,主人翁的妹妹正在聆听哥哥叙述他在非洲时期,一桩桩近乎荒谬的与性和空虚有关的故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帖子
37
学币
348
学分
61
贡献
0
贝壳
0
文采
0
23#
sin_ng 发表于 2010-3-25 02:09: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in_ng 于 2010-3-25 05:51 PM 编辑



书名:巨流河
作者:齐邦媛
出版:天下

用八天的时间把齐邦媛教授的自传《巨流河》读完。读完之后,是阵阵的不舍。我想只有他们那辈的人才有资格控诉,控诉那些存在着的不公平。同时,我们这辈人也要感激他们当年的努力不懈。

我以一个八零后的眼光看回从前,从前是那么的悲壮!我感觉得到齐邦媛教授在文字里的壮怀激烈,正像陈芳明教授所讲的:“(齐邦媛)老师是一座冰山,我怎样也看不清楚她,永远只看到冰山的一角。我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她不是一座冰山,而是一座火山,她的文字是有温度的。”

齐邦媛教授这位奶奶级的学者,她传奇的一生,让我敬佩!我敬佩她对学术的尊敬,对国家的热爱,对学生的关怀……如果我也能遇到这样的师者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星期一就要将《巨流河》归还给图书馆了。这么一本厚六百多页的书,它一点也不冗长,齐邦媛教授用洗练的文字,凝聚她一生的记忆,感恩并祝福的写出了她的一辈子。我爱这本书,同时这本书也应该为广大的知识分子和知识青年阅读,因为它所谈所说的不只是一个女人的一生,而是整个中国甚至是整个世界的事情,正如齐邦媛教授在《巨流河》中不断提及的,唯有文学,能超越政治,唯有文学,能承托过去。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帖子
37
学币
348
学分
61
贡献
0
贝壳
0
文采
0
24#
sin_ng 发表于 2010-3-25 02:10:56 |只看该作者


书名:异乡人语
作者:庄信正
出版:洪范

有时候偏见很容易形成。尤其是你对一些事物尚未弄清楚它的方向和路数时,更是误会得更深。之前因为一本张爱玲与庄信正的书信往来集,读罢,庄信正给我的印象并不好,似乎跟皇冠今年之所以出版《小团圆》一样,是为了图利。

然而,读完《异乡人语》这一本小书后,才发现庄信正是个有趣的人,虽然庄在自序里面谦逊的说道,这本散文集里面所收的文章,既不能称作小品、散文,更不能说是随笔。读罢全书,会发现庄的学识之渊博,古今贯通之能,是要教人佩服和激赏的。

与同时代的水晶而言,水晶的文章似乎太矫揉造作,庄则有吴鲁芹、梁实秋这一辈散文家的胸襟。 《异乡人语》实为好书一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帖子
37
学币
348
学分
61
贡献
0
贝壳
0
文采
0
25#
sin_ng 发表于 2010-3-25 02:12:33 |只看该作者


书名:恋歌
作者:邢诒旺
出版:大将

同一个星期读同一个诗人的两本诗集,诗人的第一本处女作,我读不懂,无法评论。至于第二本《恋歌》我倒是想说一些话。

《恋歌》收70首14行诗,2首长诗,在我看来,诗人的短诗好过长诗许多许多。也并非说长诗不好,而是读起来,给我的感觉就不是很好。曾经读过诗人第一本诗集,邀请他人作的序,读得我昏头转向,读长诗《恋歌》亦有此中感觉。似乎是有股郁闷凝滞于胸怀间,一时无法释出,呼吸困难。

他的14行诗的好处,应是较为通顺易懂,虽然也并非真的全然懂得,但至少晓得诗人的真情足以打动人。唯一让我感到困惑的,是怎么马来西亚的诗人,写的诗都那么的现代化,而且现代得艰涩难读(还有一种统一化的可怕)。

傍晚时分读鲸向海的诗,为何鲸向海能将诗写得诗意盎然、读者一读之下,就被诗中隐隐埋藏着的魅力给吸引,马华诗人却无法做到如此?我尝试思考这个问题,诗是给人读的?抑或纯属让编辑、学人阅读?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帖子
37
学币
348
学分
61
贡献
0
贝壳
0
文采
0
26#
sin_ng 发表于 2010-3-25 02:13:59 |只看该作者


书名:情路9号
作者:原田舞葉
出版:皇冠

书腰上有两个爱情小说家的推荐,两个都勉为其难的替这本书说了好话。 《情路9号》实在是好坏参半的作品,情感的描叙和悬疑的制作,一点都不马虎,唯独人物的设定、情节的铺陈有点急促,急促得让人窒息。里面的男主角也太多,而且也被漫画化的厉害——每个都被形容的好像很帅、幽默、有金(又是个拜金主义者)、特立独行的男人。

至于《情》里的女人呢?作者似乎想描写女人的爱情、情欲观,后来不知怎的就拉拢不回来了,导致全文散失焦点,内容确实有哀愁,但跟吉本芭娜娜这个治疗系高手比较起来,情感的宣泄好像没有到味。

总而言之,这是本绝对很轻的日本言情小说,只是价格昂贵了一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帖子
37
学币
348
学分
61
贡献
0
贝壳
0
文采
0
27#
sin_ng 发表于 2010-3-25 02:15:39 |只看该作者


书名:伴奏者/黑疵
作者:妮娜.貝蓓洛娃
出版:时报

《伴奏者》

一个年轻女伴奏者的故事。她是优秀的,种种自我忧虑、猜测,让她陷在不能自拔的,怀疑自己被他人压迫的情境中。谁能压迫谁人呢?是那些活着比我们快乐、幸福,还是高雅、富有的人?没有。没有谁能压迫我们,相反我们却时常压迫自己,乃至以为用死亡结束自己,以为就此获得解脱。解脱的钥匙一直在我们身上,只是看我们走到哪个程度而已。后来,有人自杀死了,有人得偿所愿的跟爱着的人在一起了,也有人还是那样平凡无味的过着重复单调的生活。

《黑疵》

人生谁能没有瑕疵?无价,还是有价。存在还是虚设?害怕的反向或许是面对。而面对要带来的也许是不知去处的逃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帖子
37
学币
348
学分
61
贡献
0
贝壳
0
文采
0
28#
sin_ng 发表于 2010-3-25 02:16:30 |只看该作者


书名:静静的生活
作者:大江健三郎
出版:时报

大江健三郎。第一次读他的小说,书名叫静静的生活,整本小说也是静静,悠缓的进行着。仿佛是配合Iyoo的步伐,抑或小Ma配合着Iyoo的步伐,然后展开对父母亲、独立自主的小弟小oo的叙述。

这本书我始终无法坚持到底。到220多页的时候,就宣布读完,剩下的40多页就当做是一个遗憾,或者说我大概也知道故事要说什么了。那便是讨论智障儿,以及普通人对生死的看法、恐惧,乃至逃避。

不能有太多感想,书的内容很不错,只是不晓得是不是翻译文字的关系。每篇的第一页读起来都很好,可是愈发的往内里读下去,不自觉的就会发现句读很有问题,再不然就是有些地方翻译得语焉不详。这书当年若是急着出,而导致错谬的话,我无话可说,不过据现在的情况来看的话,也是无从考证了。毕竟,那是1999年的事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帖子
37
学币
348
学分
61
贡献
0
贝壳
0
文采
0
29#
sin_ng 发表于 2010-3-25 02:17:53 |只看该作者


书名:奢华的时光
作者:钟文音
出版:玉山社

这是一本「观照」之书,与旅游无关。钟文音用台北人的心,透过眼睛,看上海人、苏州弘一曾居住的虎跑寺乃至周庄的遗失的「奢华的时光」。

她怅然,她感到新奇,甚至用张爱玲的「奇异的智慧」去揣想上海人。上海人,无论男女,因世故而存在,因精明而在红尘里搏斗。那些弄堂里,曾有过的奢靡,如今已消隐世间,钟文音又以文字,勾勒出她对那个时代的想像。

淮海路上,阮玲玉的亡故,张爱玲曾居住过的常德公寓,以及诗人徐志摩、陆小曼,戏子孟小冬,上海黑帮权贵杜月笙,乃至当下的经历过文革的而今觉得真的活得自由且感恩的服装设计师李黎明。钟文音看着他们,回看自己。

她的生命里有淡水河,在周庄游历时,见那过度被开发的古乡,不禁黯然。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逝水东流,也许她亦在上海沾染了上海人的决绝,霎时,也冷漠起来。那不是荒凉,是一种无以名状的同情。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

帖子
37
学币
348
学分
61
贡献
0
贝壳
0
文采
0
30#
sin_ng 发表于 2010-3-25 02:18:52 |只看该作者


书名:停车暂借问
作者:钟晓阳
出版:远流

妾住长城外、停车暂借问两章,可谓既浪漫、天真又伤感。妾住长城外这一章的宁静,是怀着青春烂漫的爱,和日本青年千重的恋情,是超越国族的,甚至颇有张爱玲《倾城之恋》的感觉。与张所不同的是,钟晓阳并没有让千重与宁静得到完美的结局;至于停车暂借问似乎是全书的重点,也是妾住长城外时许多未交代清楚的续篇,这一章的宁静似乎已经抛开了失去初恋情人的哀痛,进而恋上了母亲的远房表哥的孩子爽然。然而,到头来彼此竟因为没有坦诚的说明对彼此的爱,而错失的结合在一起的机会,从而使到熊应生得到了最后的胜利。也在这一章,让读者看到钟晓阳处理人情世故的手法,华丽的笔调,将许多缺陷都遮没了。

全书写得最坏的,大概要数最后一章却遗枕函泪。之所以说写得坏,并不是文字的功力不好,抑或失去了前面两章的优美,而是钟晓阳揣摩不到中年之后的那种心态。特别是钟晓阳故意隐去宁静的丈夫熊应生的存在。停车暂借问这一章明显的告诉读者,应生之所以喜欢上宁静,除了真的恋上之余,更是要同他的童年宿敌林爽然争个高下,因此爽然到赵家探望宁静的时候,钟晓阳设计了宁静的二娘玉芝与应生的一唱一和,来揶揄爽然。但,到了却遗枕函泪,钟晓阳把熊应生完全消除,或者全然对这个挂名妻子的不闻不问,那样的情感似乎不可能发生。毕竟,男人的醋坛子有时候是比女人大的,况且,熊应生又是个巨贾,家中又有小老婆,另外更教人觉得不对路的还有宁静和爽然一年了,而且就在熊应生的中药铺附近行动,怎么就没有人说出半句闲言闲语呢?

却遗枕函泪的不好,也许是情节安排得不怎么合理罢。至于它的好,我想莫非是那种哀愁罢。整本《停车暂借问》写的不过是一则悲剧式的爱情小说,主角宁静既得不到,其他的男配角也就没有得到的可能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bottom

Archiver|手机版|xuehaiblog

GMT+8, 2025-1-28 01:43 , Processed in 0.014556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Template By Yeei.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