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redapple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亚洲] 福州旅游景点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帖子
2632
学币
26085
学分
1616
贡献
0
贝壳
0
文采
0
16#
redapplez 发表于 2008-10-2 05:44:47 |只看该作者

福州屏山

福州旅游景点--屏山

  屏山位于市区北端,其山如屏,拱卫州城,因而得名。海拔62米,面积50公顷。又名平山,俗称样楼山。据史书载:汉代闽越王无诸曾于前麓建“冶城”故又称“越山”、“越王山”。至今市内屏山之麓华大路一带,遗留下越王时期的古迹甚多,虽时代沧桑,犹依稀可寻。山之北面亦名“龙腰山”。后梁开平二年(908),闽王王审知筑南北“夹城”,将屏山南段围人城内。明洪武四年(1371年),附马王恭重筑福州府城,造样楼于山巅,作为四城建楼样板。后更名镇海楼,登楼可远瞰闽江口五虎山,与杭州吴山、广州越秀山的镇海楼齐名。民国时,毁于火。1945年改建为林森纪念堂,“文化大革命”期间拆废。
  山南麓是冶山,有欧冶池,唐刺史裴次元在山南辟球场,当时有望京山、观海亭、玉泉池等29个胜迹。西麓叫马牧山。南麓有越王饮马池、琴石、金鸡井。山颠有环峰亭、绝学寮、胜会亭、翠涛亭等。古时山麓遍种桃花,每当早春二月,一望如锦。今皆废圮,仅存苔泉、华林寺大殿。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山上又遭破坏,屏山已成为荒山坡。

华林寺大殿

   1950年后,曾几次在山上大修绿化,80年代后整个屏山已郁郁葱葱,山的南麓是省府所在地。山上原有楼一座,屹立山顶,名“镇海楼”。可望见闽江口浩瀚江水,惜毁于火。楼前有七星缸,用石雕琢而成,排列如北斗七星,据传缸中积水,经年不涸。山的周围有冶山、欧冶山、华林寺大殿等景观。其中华林寺大殿创建于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是我国江南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之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帖子
2632
学币
26085
学分
1616
贡献
0
贝壳
0
文采
0
17#
redapplez 发表于 2008-10-2 05:45:14 |只看该作者

福州乌山

  乌山与于山、屏山如古鼎的三个鼎足,屹立于福州市区中心。乌山在西,于山在东,屏山在北。因此,"三山"成为福州的别称。

  乌山又称乌石山,海拔86米,游览面积25公顷。唐天宝八年(749年),敕名为闽山。宋熙宁初郡守程师孟登山揽胜,认为此山可与道家蓬莱、方丈、瀛洲相比,便改其名为道山。其东麓在天皇岭处称第一山;西南麓在城外的部分称豹头山,亦作豹屏山。

  乌石山怪石嶙峋,林壑幽胜,天然形肖。景分山东、山西、山阴、山阳、山脊5路,36景最为奇,素有"蓬莱仙境"的美称。

  从山的东南麓乌山路拾级登山,行数十步,就到天香台。向西折,为冲天台,是36奇景之一。在后壁镌刻楷书"古放鹤亭"4字。台旁还有宋程师孟的篆书石刻"冲天台"3字。"冲天台"畔有两方夹峙的大岩石,岩顶横着一块天然条岩,这就是"天台桥"。此桥奇险,据说只有"肯舍身"的人,才能登得上去。

  顺台阶再行数十步,就是道山亭。此亭也是程师孟所建,并立了道山亭题刻。当时他还约请前任福州太守兼福建路兵马领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作《道山亭记》。由于曾巩文章的张扬,道山亭更驰名远近。

  从道山亭沿石岗西下,至天章台。这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吟咏“晚凉上乌山,置酒天章台”诗句的所在。篆书天章台3字石刻依然跃于石上。过天章台,攀上一小峰,峰上有“霹雳岩”。此石长达10米多,分裂成两半,中留缝隙。

  霹雳岩左面石岗上高矗着一座长方形亭子,是纪念明代抗倭名将黎鹏举的黎公亭。离亭200多步,还有一块形如幞头巾的岩石,刻有“乌石在,黎公在”6个楷书大字,俗称黎公岩。黎鹏举,字冲霄,安微合肥人。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任指挥佥事,时倭寇侵犯,闽江口五虎门陷落,福州形势危急。黎鹏举亲率一支水师,在马尾罗星塔、闽安镇一带大歼顽敌,使福州转危为安。后人建此亭,永纪他的功绩。

  霹雳岩右方,原有一座清冷台,通往山下便是清冷门,这是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福建省最高长官--平章政事燕赤不华所建。清冷是静肃的意思,意在勉励自己为国家干事。可是他说归说,做归做,时常宴乐其间,早把清冷抛之九霄云外。任职数月,他便身败名裂,亭台也随之倒塌。只有楷书镌刻“清冷台”留存至今,的确是极大的讽刺。

  由清冷台踏上30多级石阶,就到先薯亭。先薯亭是为纪念明万历年间引种和推广番薯的归国华侨陈振龙和福建巡抚金学曾而建的。陈振龙原籍福建长乐,迁居福州。早年往吕宋(今菲律宾)经商,在当地发现一种薯类,清甜可口,可充粮食,就想方设法将它引回福州,并在巡抚金学曾的帮助下,试种推广。当时福建正逢饥荒,番薯的试种、推广,使人们度过了饥荒。金学曾还在总结陈振龙父子经验的基础上,写成中国第一部有关番薯的专著《金薯传习略》。从此,番薯逐渐推广到全国各地。

  乌石山的摩崖石刻计有200多段。最著名的要数华严岩侧的李阳冰"般若台铭"篆书石刻。这是闽中最早的摩崖石刻。石刻高5米,宽2米,小篆,共24字,字径43厘米。李阳冰的篆字与秦代李斯齐名,被称为"大小李"。这块石刻与浙江处州的射驿记、缙云城隍庙记、丽水忘归台铭合称为天下四绝。

  乌石山上宋代的石刻较多。许多著名的官吏和文人,如程师孟、陈襄、湛俞、赵汝愚、朱熹、梁克家等,都在山上留下诗文和题记。天秀岩旁,还留有明朝宰相叶向高草书诗刻一首:"槛外林光连百雉,天边江影落双虹。峰传薛人今何在?樽入平原酒不空。"运笔疾如龙蛇飞舞。在清冷台西,有"饮岚"2字石刻,也系篆书,字径50厘米,是清代画家广陵禹之鼎题。

  从先薯亭北出,可观赏到石壁观音。相传此处原有一天然岩石,在1000多年前遭雷火袭击,岩壁上显现隐隐约约的现象。后人便将其加工成浮雕的观世音像。不完整的部分用泥土补足,成为一组石雕与泥塑结合的艺术品。这组浮雕佛像且有晚唐风格,是福州一带较早的古代雕刻艺术。

  李阳冰篆书石刻
  乌石山还有一尊石壁观音,明嘉靖初也因雷火轰击而成,后人在此建大士阁。现存建筑物是清光绪年间重建的。大士阁分正殿、客堂、别殿,外围宫墙,有著名的濛泉,清冽泉水渗于附近岩石隙间,现在这儿开设茶厅。

  鸦浴池在石壁观音西南,也是雷火击成的小石池。池宽广约2米,池内有泉,大旱不涸。古时每到黄昏,"夕阳萧疏,群鸦乱浴于此",故称为鸦浴池。鸦浴池泉水清冽,是极好的沏茶矿泉。历代名人曾在这儿品泉,清代孟超然夸它:"不须陆羽茶经记,也算人间第一泉。"

  天秀岩在鸦浴池前方,背倚薛老峰,由一组挺拔奇伟的大岩石构成。天秀岩的名字原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燕赤不华将元顺帝皇太子所赐的"忠孝文武"4字刻于此处岩上,以得天独秀自诩。100多年后,薛逢(唐咸通中为侯官令,有政绩)的后人在此重建薛老庄。明万历年间,福州诗人多借庄中结社吟诗。宰相叶向高也曾应薛氏后人邀请,在此唱和,并留下草书诗刻一首。

  沿石板路步至向阳峰,可眺望台江、仓山景色。从向阳峰转北,可达双峰梦,双峰梦山巅有两块巨石伏地,远望如两人沉睡于幻梦之间。两石之后有凌霄台,凌霄台是乌石山的最高点,台面宽广,可容数百人。旧时重阳节,人们便在此登高、放风筝。宋代书法家蔡襄曾写下《登凌霄台诗》,诗中有"缔结青云上,登临沧海滨……子夜先看日,阴崖得后春,三山空锁碎,万落自埃尘……",描述乌山的峭拔挺秀,同时也说明800年前福州南台还是一片旷野,故登乌山可观日出和望闽江激流风帆。凌霄台东,有三块天然大岩石相互撑架成一个大岩洞。洞内可坐数十人,岩石上刻有"石天"两个大字,取以石为天的意思。石天周围有不少名人题刻,大多是四五百年前的作品。

  乌石山上历代建造的纪念性祠堂不少。如纪念宋代大理学家朱熹的朱子祠,纪念福建省九位著名学者杨时、游酢、胡安国、罗从周、李侗、葵文才、蔡沈、黄干、真德秀的九贤祠,纪念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的戚俞二公祠,纪念陈振龙的先薯祠等。乌石山弥陀寺还是福州人民反对英帝国主义霸占该寺的斗争遗迹之一。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帖子
2632
学币
26085
学分
1616
贡献
0
贝壳
0
文采
0
18#
redapplez 发表于 2008-10-2 05:46:35 |只看该作者

福州西湖公园

  福州西湖公园位于福州市市区西北部卧龙山,为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严高所凿,唐末就已经是游览胜地;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次子王延钧继位,在此建造亭、台、楼、榭,湖中设楼船,西湖成为御花园;到宋代更富盛景。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林则徐为湖岸砌石,重新修建;1914年辟为西湖公园。

  

  福州西湖公园景色特点
  园内长堤卧波,垂柳夹道,原堤建于1930年,宽8米,长139米,中段为桥,即仙桥。1985年拓宽堤面为18米,堤边有石栏杆,并种植垂柳、碧桃及花灌木。春来佳日,柳丝泛绿,桃花似火,远望如湖中锦带。

  1994年改桥为拱桥,宽10米,长36米。湖中几个自然的湖屿间有飞虹桥、步云桥、玉带桥等相连。紫薇厅:在开化屿南,始建于1914年,以四周广植紫薇而得名。开化寺:位于开化屿(一名小孤山)中央,为公园最古老的建筑物,据传建于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园内还有动物园、博物馆、展览馆、林则徐读书处和禁烟亭等。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帖子
2632
学币
26085
学分
1616
贡献
0
贝壳
0
文采
0
19#
redapplez 发表于 2008-10-2 05:47:04 |只看该作者

福州三坊七巷

  福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城内的三坊七巷正是这个千年古城历史和文化的精髓所在。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和吉庇巷。三坊七巷始建于西晋末年。在王审知建罗城之前,唐代福州人还使用着晋代建造的子城,南门护城河外的南门大街(今八一七北路俗称南街)是一片繁华的商住文化区。当时闽江的沙洲沉积到那里,那里便出现了一片陆路与河道并存的"开发区"。"安史之乱"中原混战,南迁避难而来的各界人士很自然地选择了这片平整的土地,开始了为新一轮创业而组建家园。一个以士大夫阶层、文化人为主要居住民的街区,便在南街附近生成,这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三坊七巷街区。

  三坊七巷街区,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四十公顷,白墙瓦屋,布局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自古以来,三坊七巷一直是福州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三坊七巷人杰地灵,是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以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衣锦坊 [巷中有以雕花门窗而著名的欧阳花园]
  旧名通潮巷,因为它是三坊七巷街区最靠近西湖的坊巷,古时被河泽包围着。据说,当年西湖的潮水与巷子里的沟渠相通,充满乡野情趣。到了宋代,水乡的景致逐渐消失,巷子里又有人出仕当了大官,先是宋代陆蕴、陆藻两兄弟衣锦还乡,后来明朝王益祥当了更大的江东提刑,为了荣耀乡里,从此改名衣锦坊。

  文儒坊 [因有祭酒住过,得名文儒坊,历代居住者都不负此名]
  原始状态下的文儒坊是一条穿过小山包的林荫道。这些小山后来都被高大的风火墙围进了深宅大院,所以最初的名字叫山荫巷。当小山看不见,林荫又消失的时候,坊内住下的人物个个以"鸿儒"自居,于是改名为"儒林巷",进一步将"白丁"们拒之巷外。宋时,国家最高学府的"校长"--国子监祭酒郑穆在此安居,里人学风日盛,巷人引为自豪大笔一挥改成了"文儒坊"。明清两代文武官员聚居于此,有明代的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台湾总兵甘国宝,清代五代世进士陈承裘,近代诗人张衍等。

  光禄坊 [郁达夫在此居住和写作]
  三坊之中靠南边的光禄坊成名较晚。那时以光禄卿身份任福州太守的程师孟上任尹始为民办实事。他扩建城池,疏通河道、湖泊、修建搭桥、办教育兴文化还救济灾民,民间口碑甚好。在扩建的鼓楼城门上添置沙漏计时器,在乌石山上建道山亭邀请大文豪曾巩作记,所作所为都表现出一种对进步文化科技的追求。当时的坊巷内有一座"闽山保福寺",程太守常与文人诗友相会在此,寺僧出于对他的尊重,以当时最时尚的手法在悬崖石上镌刻了"光禄吟台"四字,无意间为程师孟也为寺庙留下了一方文化遗产,还为这条小坊取了一个动听又有文采的美名。

  郎官巷 [“中国西学第一人”严复的故居就坐落在此]
杨桥巷之南的郎官巷,街巷窄而短,两侧的土墙和板墙民居在古朴中含着纯真。宋代筑成小巷之时,有刘涛一家数代世袭郎官一职荣耀乡里,故有此名。宋代诗人陈烈,清代名人严复的故居也坐落院内。

   塔巷 [以塔应景,却因永和鱼丸而美名远播]
  塔巷在郎官巷以南,西通南后街。五代闽国之时,这里的居民住宅刚刚构筑成小巷的模式,王审知的部将便在此募缘建造木制佛塔,并建有附属的寺院。后不知毁于何时。虽然官方曾给它定名为"修文巷"、"兴文巷",后又改为"文兴里",但老百姓始终称之为"塔巷"。他们将塔看成了小巷文化的结晶。清代,在巷内曾造半爿小塔,以示名副其实。20世纪50年代,小塔移至巷口。
  塔巷的二梅书屋内有株环抱着假山的百年古荔枝树,至今还看看开花结果。巷中的永和鱼丸更是一家百年老店,常有人不远慕名而来,就为了尝一尝这永和的鱼丸。(鱼丸是用鲨鱼肉做的,白滑而味道非常鲜美)

  宫巷 [福州保护得最完整的古巷坊,历代名人的居住地]
  宫巷旧名仙居,以巷中有紫极巷得名,是福州保护得最完整的古巷坊。巷内现存明代的建筑6幢,清代的建筑13幢。其中面积在千米以上的深宅大院有10幢之多。福州历代尤以近代名人多居于巷内,如清两江总督、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林则徐之子林聪彝,清海军总长刘冠雄等。

  黄巷 [因聚居过黄姓人家而得名]
  据今1600多年的晋朝永嘉年间中原战乱,乃是迁徙入闽的衣冠士族在福州择居,有一黄氏家族落户于次,故有了黄巷名字的由来。到了唐朝末年,崇文官校书郎黄璞退隐归居这里。黄巢军入福州,因闻黄璞的大名,命令兵士夜过黄巷"灭烛而过",勿扰其家,从此黄巷名声大振。巷内历代多住儒林学士人文荟萃,成为文化名人和社会名流的集居地。清代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春、巡抚李馥、楹联大师梁章钜、进士陈寿棋、赵新等,都曾居巷内。

  安民巷 [因张贴了安民告示而得名]
  千年之前战火纷飞的年代,农民起义军占领了闽都福州,在没有电视、广播和报纸的年代,为了宣告胜利、安抚百姓,防止谣言,唯一的办法就是张榜"安民"。也许是义军首领亲自择址,也许是下层官兵随手张贴,总之,当时作为城乡交接处部的一条无名小巷承载了这段历史,它的名字也就与"安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宋元时代,多少官人为它改名换姓,最终仍以"安民巷"传名人间。

  杨桥巷 [冰心晚年文章中的故乡]
  今天的杨桥路在扩成马路之前,叫杨桥巷,是七巷中最北端的一条小巷,因巷子通杨桥而俗名杨桥巷,而真正的大名雅称叫"登俊坊"。在杨桥巷与南后街交叉处有林觉民故居,现为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冰心小时侯曾在这里住过,她在《我的故乡》一文中,对故居有生动的描述。

  吉庇巷 [喻意“吉祥安宁”的巷名]
  吉庇巷俗呼"急避巷"。明嘉定元年进士郑性之未发迹时,受屠户的凌辱。衣锦还乡后,为泄私愤而仗毙奚落过他的屠户。于是当年横行街市的恶少生怕冲撞郑性之而急避门户,因此有了"急避巷"的怪名。明代以谐音改巷名为"吉庇巷",取吉祥如意,庇境安宁之意。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帖子
2632
学币
26085
学分
1616
贡献
0
贝壳
0
文采
0
20#
redapplez 发表于 2008-10-2 05:47:32 |只看该作者

福州十八重溪

  在距福州约20公里的闽侯县南通乡境内,发源于县南古崐崖山尾东麓,为大樟溪下游南岸支流。流域面积约62平方公里,其间崐水平长度500米以上的溪流有24条,取名“十八”,形容其多。第三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全区散布着崐由火山岩构成的峰、岩、崖、谷、洞、石,山水交融,天然浑朴,有崐西溪瀑布、乌龙戏珠、大帽山、文笔峰、宝塔峰、三仙洞等景点。游客一般从三、四重溪开始游览。

  四重溪又称风光岩,附近的皇冠峰肃穆挺拔,峰下有一高8米的崐独峰斜立,象探身招呼客人的侍者,人称“侍者峰”。
    
  五重溪又称黄坑口,主要景点有石人、石马、石风帆等。石风帆崐是在干流河道中残留的一块巨石,高出水面5.2米。
    
  六重溪、七重溪有鸳鸯洞、流纹岩、三层岩等景点。
    
  八重溪的龙潭、知音瀑布等都很出名。崐水深10余米,潭中山峰倒影,风景秀美。知音瀑布是当地大小12个瀑崐布的代表,瀑高40多米,宽10多米,丰水时甚为壮观。
    
  八重溪与九重溪间为宽40米的溪流所隔,有竹筏过渡。

  十三重溪崐以下人迹罕至。
    
  景区东北部的大帽山,又名古灵山,海拔786.3米。晴日登顶,可一览十八重溪山水秀色。此外,宝塔峰俊秀凌空,玉女石、猴洞、崐倾缸瀑布、天柱瀑布等也各有特色。
  
  奇特的火山岩地貌、典型的季节河、成群的野生弥猴为该景区的崐三大特色。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帖子
2632
学币
26085
学分
1616
贡献
0
贝壳
0
文采
0
21#
redapplez 发表于 2008-10-2 05:48:28 |只看该作者

云顶观日

    云顶岩,是洪济山的主峰,高339.6米,为厦门岛上最高峰。乾隆《鹭江志》称:“其绝顶有观日台,四望环海,鸡鸣时,观日台火轮从海中跃出,甚奇”。明末,郑成功踞守厦门时曾增筑一瞭望台。旧时,游人登台看日出奇观,称“洪济浮日”。因风光奇美,故列原厦门“大八景”之首。现因洪济山少为人知,云顶岩则家喻户晓,故名“云顶观日”。

    经过50多年的建设,在绝顶修了新的观日台,登临斯台,云顶岩耸立于群峰之上,颇有苍山如海的感觉。山下东海里的金门诸岛一字排开,散落在厦门的外围,宛如一群卫士护卫着厦门,挡住了太平洋上的风浪。偎依在沙滩上的环岛路,如玉带般将厦门大学、胡里山炮台、台湾民俗村、金山松石、国际会展中心、何厝香山等串连了起来,展示出厦门正在实现新的跨越。

    入夜,站在“云海山庄”平台上眺望厦门市区,员当湖的“渔火”已经不见,只有璀灿的霓虹把厦门上空照得五彩缤纷,光芒四射。大海里的金门岛,灯火摇曳,在黛色的海空里闪烁,甚是瑰丽,引发无尽的遐想。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帖子
2632
学币
26085
学分
1616
贡献
0
贝壳
0
文采
0
22#
redapplez 发表于 2008-10-2 05:48:48 |只看该作者

黄檗山风景区

    黄檗山位于渔溪镇联华村,距城区30多公里,因多产黄檗树而名,素享"有地皆旖旎,无处不烟霞"之美誉。
    山上峰峦竞秀,泉流叮咚。黄檗山麓建有一寺--黄檗寺,又名万福寺。该寺始建于唐,盛于明,延至清初,一代高僧隐元禅师住持万福寺,遂成大宗,僧众数千,一度成为东南沿海名刹和福建的拂教文化中心。清顺治十二年,隐元禅师东渡日本,创立黄檗宗,留下了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黄檗宗现为日本佛教界的最大宗。如今,黄檗寺经过修整,已作为我国重点对外开放寺院,东南沿海的高僧相继到此拜谒。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帖子
2632
学币
26085
学分
1616
贡献
0
贝壳
0
文采
0
23#
redapplez 发表于 2008-10-2 05:49:07 |只看该作者

下沙海滨度假村

    下沙海滨度假村,位于长乐市中部沿海。距长乐市中心20公里,福州47公里,是距省城最近的海滨旅游度假区,从长乐市区乘车南行不及半小时即可抵达。
    海滨度假村风光得天独厚,大海、沙滩、岛礁、山峰、海滨森林诸种景观比邻呼应,融雄浑壮阔、秀美神奇于一体。海滨浴场地处内海,无鲨鱼伤人。长8公里、宽400米的宽阔海滩,沙细坡缓,沙滩比降仅1.4%,无论涨潮落潮下海游泳均无没顶之虑。在海滩上远眺,北有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南面临海矗立着牛角山,双帆、东洛、西洛、东银等岛礁如同一串珍珠,环绕着海滨浴场。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专家南京东南大学齐康教授设计,福建省旅游局投资兴建的海蚌厅海螺塔依滩、傍海,座落于海滨浴场北面与海堤相接的风母礁上。这是国内目前唯一的一组此类仿生建筑艺术品,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醒目的地理位置,成为长乐下沙海滨度假村的重要标志。
    海滨度假村于1986年5月开始兴建,投资1.5亿元, 48个单体项目总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1400米长的海滨街道,1200米的海沙路和1000米长的海堤路,林立着商店、酒家、旅馆、歌舞厅等各种休闲娱乐服务设施。每幢建筑物都有各自的风格,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每年夏季前来度假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其中有不少来自美国、英国、日本、荷兰、新加坡、马来西亚、西班牙、印尼、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周末高峰时日达3万之众。
     

    下沙海滨度假村周边10公里范围内有众多的景点可供游览。最近的是距海滨度假村1.8公里处,海拔480米的“天池山”;山顶石岩上有三窟浅浅的泉水,久旱不涸,长年流淌,因此而得名。满山巨岩怪石,树木茂盛,云气氤氲,自古以来就以“灵峰迎旭”名列吴航十二景之一。沿着1万块条石组成的石阶可通达顶峰。站在峰巅,大半个长乐尽收眼底。向东北方向的海面望去,隶属长乐市管辖但现由台湾盘据的白犬列岛,就像守卫闽江口外海门户的一对“忠犬”,通过望远镜可以看到岛上的公路村庄。天池山有一寺始建于唐大中七年(853年),原名龙龛寺,后皇帝赐名“灵峰禅寺”。寺周有50多幅宋元明清及现代名人摩崖题刻,如清同治年间《红楼梦》研究专家黄见三游灵峰寺诗刻,现代文坛巨匠冰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墨迹等,现已辟为“长乐刻石”景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帖子
2632
学币
26085
学分
1616
贡献
0
贝壳
0
文采
0
24#
redapplez 发表于 2008-10-2 05:49:54 |只看该作者

爱心公园与冰心文学馆

     这里原来是明代郑和下西洋时“航城”的太平港,不知道什么时候淤积成了一片肥沃的田野,1996年改建为“爱心公园”。公园的主体部分便是冰心文学馆。
冰心文学馆占地0.8公顷,由东南大学教授齐康设计,4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以灰、白为主要基调。丰富而不落俗套,朴素又不失大方,给人十分清新、典雅、悦目的感觉。

    冰心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诗人、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冰心原名谢婉莹,长乐人,1900年10月5日生。冰心父亲谢葆璋是当时清政府的海军军官,时任副舰长。1901年移居上海。1904年冰心父亲任烟台海军学校校长,冰心随父亲去烟台。冰心童年是在海边度过的。她特别喜欢大海,早期的作品中经常有关于海的描写。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前,她父亲辞去海军学校校长的职务,全家又回到了福州。中华民国成立,她父亲到北京就任海军部军学司司长。1913年,她又随家到了北京。1918年进了协和女子大学,学的是理科。1919年9月起,她在北京?晨报》上以“冰心”的笔名发表《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许多反映“五·四"时期问题的小说,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1921年后,文学研究会曾出版了她的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1923年她从燕京大学文科毕业,又得到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到美国学习英国文学。1926年回国后曾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先后发表了诗集《春水》和散文集《寄小读者》;1932年,北新书局出版《冰心全集》。分集出版的有《往事》、《冬儿姑娘》等。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她先到了昆明,1940年又到了重庆。曾用“男士”的笔名写了《关于女人》。抗战胜利后,1946年她到了日本。1949年至1950年在东京大学(原帝国大学)教学。1951年,她回到祖国定居北京,写了《归来以后》等作品,她的创作生活又揭开了新的一页。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出版了她的小说、散文集《冰心小说散文选》、《归来以后》、《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小桔灯》等。1958年又开始写《再寄小读者》。1954年以来,她曾被选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1960年被选为中国国作家协会理事,1978年被选为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粉碎“四人帮”后,她开始发表《三寄小读者》。除了创作外,她还先后翻译过泰戈尔的《园丁集》和他的短篇小说,叙利亚作家凯罗·纪伯伦的《先知》、尼泊尔国王的《马亨德拉诗抄》等。冰心的作品曾由外国翻译家译成日、英、德、法等国文字出版。冰心以她的文学成就和对国家、对人民、对少年儿童真挚的爱,赢得了亿万读者的敬仰和爱戴。
    冰心文学馆的大门口挂有两块牌子,一是“冰心文学馆”,二是“冰心研究馆”,均赵朴初所书。一层为“大堂”。油光可鉴的花岗石英钟铺地,雪白爽目的涂壁,为举办各类活动和会议提供良好的场所。这里还设有贵宾厅和会客厅,装潢讲究,设备完备,可以接待外宾和国内的专家、学者。第二层为“展厅”,有大量的照片和实物,展出冰心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每一个参观者,面对着这丰富的展品,莫不肃然起敬。与“展厅”同样重要的是“冰心实物珍藏室”,珍藏着大量冰心的手稿、版本及其他的实物。是学习冰心最好的地方。第三、四层为“冰心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文学品格和冰心的爱心。可以接待100位左右国内外专家、学者,并可举办小型的研究会议。此外,冰心文学馆还有办公系统建筑,共有12间办公室,2 间小会议室,1 间大会议室以及厨房、餐厅、客房等等。院内一个大天井,种花植树,假山垒趣,绿草成茵,是一个良好创作环境。
    文学馆的前面便是广阔“爱心公园”,占地约4.3公顷(64亩),都种着绿茵茵的“马尼拉”草和数以百千计的奇花异木。一弯湖水像古代“大极”图案一般摆在公园的中央。也许这是“太平港”留下来的唯一痕迹,想不到几百年后,她却仍然为长乐县的人民贡献“爱心”。偌大的一个公园,在碧色参天的“马尼拉”草丛里用彩色钢砖铺着一条又一条的甬道,颇有曲径通幽的意境。甬道的两旁间或灯柱,有石椅石桌,供人悠闲漫无边际步,供人促膝谈心。
    甬道的尽头有石砌仿古拱桥跨湖而过。站在拱桥面,扶着石栏杆可以登高临流,放眼眺望,满园春色尽收眼底,令人怡然而乐。也令人深深地体会到长乐的土地贡献“爱心”的真正含义。
   

    “爱心” 雕塑建在“冰心文学馆”的前面,内容是“梳着发髻的冰心和一群挂着红领巾的男女少年在促膝谈心。塑雕的基座有冰心手迹:永远的爱心。“爱”是这里永恒的主题。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帖子
2632
学币
26085
学分
1616
贡献
0
贝壳
0
文采
0
25#
redapplez 发表于 2008-10-2 05:50:14 |只看该作者

古民居精品

    长乐市鹤上镇岐阳村福庭自然村,有一组清代民居建筑群,俗称"九头马"。这里三座青山坐北,七溪灵水汇南,东西紫微照应,迎面万亩平畴,"龙潭晓瀑"比邻,"五峰岚横"来朝。其建筑选址独特,围"马"建筑别出心裁,民间流传着不少美妙的传说。
    "九头马"由陈利焕父子历经数十载陆续建成。第一座建于清嘉庆年间,大部分建于道光(1821~1850)年间,最迟一座竣工于1872年前后。
     "九头马"建筑群坐北朝南,平面基本呈正方形,东西宽、南北深各120米,分5列。主体建筑22座,四周有6米高的围墙,开放十多个门洞,设有望楼、枪眼。5列间隔着防火墙、夹弄,有框门相通。每列南面正中各设大门一扇,每逢红白喜事,大门、屏门、厅门一路洞开,入望"五落透后",十分壮观。南面中列墙额开设13个灯窗,悬挂宫灯照明。前有广场,四周台础高筑,后有深沟,两旁近溪,内部有井、池、明沟、暗沟,给排水布局配套合理,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建筑群体。
    "九头马"的建筑材料以木为主,使用的木料有杉木、柯木、楠木、樟木、红木、檀香木、铁梨木、黄杨木、桑丝木、……最长楠木梁10米。
     

    "九头马"的大木作讲求变化,或平面布局变,或高低变、大小变、主次变,达到建筑艺术与便利生活的完美结合。建筑形式,有亭、台、楼、阁、轩、榭、厢……;分使用功能,有祖厅、接官厅、客厅、议事厅、喜事厅、仓库、钱库、米粜馆、书斋、健身房、武术馆、"番仔"厝、闺阁、守节楼……;各座厅堂的结构有"四瞫三"、"六瞫五"、"八瞫七"、"十瞫九",有五柱厅、七柱厅、九柱厅、出游廊厅。最大的厅宽10米,采用3道杠梁。
   "九头马"的小木作精巧别致,达到一流的艺术水准。藻井形式多样,有单层、双层、多层,方形、圆形、多角形。廊轩企蓬、穿鼻、距花(替木)、悬钟、斗拱、插屏、门窗户扇……几乎无处不雕。雕刻的形式有浅雕、浮雕、镂空雕、双面雕,阴刻、阳刻、镶刻;内容有自然物、民间戏文典故、三教九流故事。许多作品把诗词歌赋、金石书法、绘画雕刻诸多艺术形式有机融为一体;有的利用不同木材的不同颜色,搭配成各种花窗图案,甚至把木头天然的蛀伤结疤融入构图,表现瓜果虫眼或老藤枯木,妙趣天成。木雕作品大多保持木材本色,有的明漆贴金,也有彩色套板衬托。
     

    "九头马"的石刻大多用于柱础,砖雕用于门楼亭、墙饰、窗格,泥塑用于墙头饰,壁画则广泛用于内墙壁。
    "九头马"的建筑艺术作品多采用象征、寓意、谐音等传统手法,给人祥瑞吉利的美好意念。当年,"九头马"的露天庭院都设花圃萝架,摆大螭皮缸养金鱼,每座厅堂摆设客坐几案、鲜花古董,厅柱悬挂明漆金字板联,厅壁张挂大幅字画卷轴,其内容多是宣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表达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走进"九头马",犹如置身一座民俗艺术博览馆。
    1993年,福州市文物考古队在长乐文化部门配合下,驻扎"九头马"考察25天,耗资4万元,完成一项古民居建筑调查项目,测绘描图150张,录像18盘,拍照数千张,从中筛选1200张彩照辑编成《长乐九头马古民居群》照片集二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帖子
2632
学币
26085
学分
1616
贡献
0
贝壳
0
文采
0
26#
redapplez 发表于 2008-10-2 05:50:39 |只看该作者

龙泉寺

    龙泉寺位于林木葱茏,峰峦层迭的沙京莲花山,距长乐市区6公里。属于中国佛教协会直属管理的寺院。始建于南北朝梁承圣三年(554年),原名西山寺,唐大中十三年(859年)懿宗赐名龙泉禅寺,与鼓山涌泉、福清黄蘖并称闽中三大名寺。历史上龙泉寺有许多高僧主持,也曾几经衰落,如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沦为停柩场所,清初兵乱毁于战火,五十年代在寺院里办起畜牧场。现在的寺院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伽蓝殿、西归祠、观音阁、祖师堂、方丈室、瑞淼和尚塔等,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龙泉寺,自古香火鼎盛,僧侣最多时达二、三百人,现在仍有70多人。
    龙泉寺的兴盛缘于唐代百丈禅宗怀海。怀海本姓王,俗名木尊,长乐沙京村人,生于唐开元八年(720年)。传说王木尊幼年哑不能语,一天祖母带他到附近的龙泉寺烧香,突然开口说话,回到家里又成哑巴,于是落发寺中为僧。后来去江西南昌师从高僧马祖道一修禅,得道后在江西奉新大雄山(俗称百丈山)开山说法,因此世人尊称他为百丈禅师。他针对当时丛林初立,未订规章的现象,便参照大小乘戒律,制定各派都接受的《禅门规式》,被寺院普遍推广,世称《百丈清规》。宋初《百丈清规》被定为天下禅林必须奉行的管理条例,一直沿用至今。其中“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风尚,最为著名。百丈晚年回家乡西山寺住持,重建寺院,于唐宪宗九年(814年)圆寂,享年95岁,谥“大智怀海禅师”。龙泉寺由此光芒四射,在中国佛界享有崇高声誉,倍受唐皇室重视,懿宗皇帝亲笔题写龙泉禅寺山门匾额。龙泉寺与日本佛教“黄蘖宗”关系密切。清顺治时福清黄蘖寺高僧隐元禅师应聘东渡日本前曾来龙泉寺住持,隐元禅师到日本后创建了“黄蘖宗万福寺”,成为日本佛教界“黄蘖宗”的开山鼻祖。                                         

   

    龙泉寺周围峰峦起伏的五座山峰分别是卧牛、贵品、莲花、仙冠和云梯峰。这“五峰岚横”自古以来就是长乐十二景之一。寺院依山而建,座落在五峰环抱的小盆地之中,山门对海门,山川灵气相通,世称“弥勒五福袋”。当初唐懿宗李崔皇帝亲书龙泉禅寺的山门匾额因战乱毁坏再也找不到了,现在山门和大雄宝殿上的匾额均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手笔。
    正对天王殿的山上有一群岩石,活像一群小牛围着一头母牛吵着要吃奶。相传每当祖师开场讲经,群牛都会耸耳倾听。曾有一首诗赞道:“一心悟法此眠牛,风雨连天未转头。真得慈悲三味诀,不须水草又何求。”因为这群石头的缘故,山名叫卧牛峰。登上山峰可以看到大海。
    天王殿前有一对直径约1米的空心石环,其中一个是唐代百丈禅师建寺时遗物,雅名“哪咤乾坤圈”,俗称“金刚戒指”。据说小孩子从环中穿过后晚上就不会尿床了,所以许多大人特地带小孩子来这里钻石环。大雄宝殿内前后竖立的16根双人合抱的大石柱,每株高6米,径围3米,重约4.5吨,这些石柱及柱础、础盘均为唐代百丈禅师建寺遗物。这么大的石柱,当时是怎么运来的,又是怎么竖立起来的?寺内现存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碑刻《龙泉重兴》记:“寺肇自梁承圣三年,原名西山,唐百丈禅师落发于此,道成创建法堂,咒立石柱,懿宗赐名龙泉,称大丛林焉,厥后兴废不一......” 石柱上还有北宋元符(1048年)户曹参军林君然、泰兴令曾升仲、节度推官方道辅等题刻。
    殿后壁立巨石上刻有一尊“流米佛”,其特别之处就在佛的肚脐眼。相传当年百丈禅师主持建龙泉寺时,忙于各种建寺事务,为了解决粮食的运输问题,命人在这块岩石上刻出这尊佛像,借佛脐来运送米粮。说来也怪,在佛像刻好之后,那白花花的大米就从佛肚脐中源源不断地流出,据说那米吃起来特别香,人们就叫它“香米”。不过可惜的是,有一天寺内来了很多游客,煮了三大锅饭还不够,眼看第四锅的水就要烧开了,从佛脐流出的米还没满,一个煮饭的寺僧嫌米流的太慢,便用火钳捅佛的肚脐,结果再也流不出米来了。“流米佛”侧左右分镌字迹“皇帝”,“万岁”,也是唐代文物。
    大殿西侧的祖师堂供百丈禅师怀海画像,取自《佛祖正宗道影》卷二。禅宗寺院祖师堂里通常供奉三位祖师:正中是东土第一祖又称初祖的达摩禅师,左方为“创丛林”的马祖禅师,右方为“立清规”的百丈禅师。可见百丈在禅宗中的地位之显赫。
  

    龙井位于放生池与观音阁之间,就在当年西山寺的旧址内。石造圆井栏上题刻:“僧善财为恩有龙神重造此井,辛卯岁记。” 传说王木尊落发入寺的一天,师父慧照要他去井旁洗布。洗着洗着他听见井中有“扑突扑突”声音,往井中一探,只见两条似蛇非蛇,似鳝非鳝的东西在嬉戏,鳞光闪闪。他好奇地把它们捉来放进盆中拿回寺内。师父看到大惊失色,说这是世间凡人看不到的“龙”。王木尊急忙飞奔井边,把那两条“龙”放入井中。那“龙”还会意地对王木尊摇头摆尾,好像在说“谢谢”。从此寺院名声大振。
    龙泉寺四周层岩叠石,有许多值得揽胜的景观。寺后有宋理学家朱熹、状元宰相郑性之等名人名家摩崖题刻数十处。大悲殿右侧龙泉溪出山口,水流峡石,俗称“和尚担水窟”,原为寺僧汲水饮用的水窟。“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就源于这里。还有磊岩、观音岩、中丞石、娘奶石、迷魂洞、仙盘桃、回顾虎、壁上挂灯、勒马朝天、双狮戏球、鲤鱼跃龙门等。据说龙泉寺周围共有108景,不久前有人拿着资料实地查对,只找到65处,由于开山采石,其余的43处景观永远消失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帖子
2632
学币
26085
学分
1616
贡献
0
贝壳
0
文采
0
27#
redapplez 发表于 2008-10-2 05:51:41 |只看该作者

福州马尾造船厂

  福建省马尾造船厂是福建省最大的修造船厂,创建于1866年,时称福建船政,是中国近代第一家专业造船厂,为当时远东地区之最。岁月悠悠,百年沧桑,20世纪90年代成批量生产符合欧洲标准的多用途集装箱货船并进入国际市场,1999年,工厂又开发建造具有未来环保型的新产品17600 吨散货轮,出口到北欧国家。目前,该厂通过一系列技术改造已具备设计,建造和修理35000吨级以下各类船舶的生产能力,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船舶生产基地。  
马尾造船厂历史
     马尾造船厂作为中国近代造船基地、近代海军发祥地、产业工人发源地、航空业摇篮和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先导的历史地位,被史学界誉为"中国近代史的活化石"。现在,厂内还遗留众多人文景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船政建筑群的轮机车间、法式钟楼、船政绘事院、青州船坞、英国领事分馆、梅园监狱等,比邻有全国重点文物单位--中法马江海战纪念馆、中国近代海军博物馆,它们构成了爱国主义内涵的船政文化,加上现今拥有的以现代科技为后盾的,有相当规模、富有生气的现代造船工业和科技,形成了马尾造船厂独有旅游产品。

     闽江,自闽北山区浩浩荡荡逶迤而下,流经福州东南约20公里处,江面骤然开阔。这里水深浪宽,舟楫如梭,江中有礁似马,故又得名马江。江得北岸,是我国东南沿海重镇——马尾。19世纪60年代,在外侮日趋严重得情况下,清朝统治阶层一批睁眼看世界得官员认识到,要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兴办军民和民用工业,达到“自强”、“求富”目的,从而兴起了史称的洋务运动。在此背景下,近代中国最先建立的国防企业之一—马尾造船厂(时称船政)诞生了。1866年6月,闽浙总督左宗棠上疏朝廷,陈述设厂造船对建设海军、抵御侵略和发展漕运的各种好处。清廷批准了这一建议,并在马尾设置“总理船政事务衙门”。任命前江西巡抚沈葆桢(林则徐的女婿)为船政大臣。
     1866年12月23日,船厂破土动工。在当时中国工业和科技近乎空白的条件下建立机器造船厂,左、沈采取了从欧洲引进技术、设备和工程人员的办法,并聘请法国人日意格为船政正监督。经过二三年建设,中国第一座官办专业造船厂崛起在马江之畔,占地面积600余亩。其设备齐全,设施完备,规模宏大,在远东地区首屈一指。
     1868年1月,船政开工兴造中国第一艘千吨级木壳兵轮,次年建造完工。至1874年,在外国技师的指导下,船政共造出各式兵商船15艘。其间1872年建成的兵舰“扬武”号,排水量1560吨,相当于国外二等巡洋舰水平。1875年, 船政辞退外籍技师,进入自主造船阶段,首制成功“艺新”号炮舰,表明中国人已掌握了近代造船技术。1877年,船政更新造船技术,开始生产铁木合钩轮船。10年后,又造出了中国自己生产的第一艘钢壳甲军舰“平远”号。在20年时间内,船政实现了从造木壳轮船到钢质轮船的技术进步。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产生,是世界近代科技一大成果。左宗棠、沈刨桢认识到,设厂造船并求得发展,必须培育人才。遂在办厂同时,创办了船政学堂。这是中国第一所以近代科学技术为主课,引进西方有关教材,课程及管理制度的新式学校。船政学堂按专业不同分为前、后学堂。前学堂培养造船、造机人才,后学堂培养驾驶和轮机管理人才,船政办学重视馨知,于1875年开始,又分批选拔优秀学生出洋留学,直接接受西方科技教育。办学数十年间,不断培养出技术人员,促进了船政技术进步,通红死,也为近代中国的海军建设、航运、机器、矿冶、电讯、铁路、外交、教育等领域,造就了一大批卓越人才,从多方面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严复、邓世昌、萨镇冰、魏瀚、刘步蟾、詹天佑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1884年8月23日,法国远东舰队在马江发动突然袭击,重炮轰击船厂,造成重大损失。战后,船政员工竭力修复,一个月后重新恢复正常生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帖子
2632
学币
26085
学分
1616
贡献
0
贝壳
0
文采
0
28#
redapplez 发表于 2008-10-2 05:51:57 |只看该作者
至1907年,船政共造舰船40艘,总排水量4.7余吨,占当时国内自造舰总量的70%。1874年,在抗击日本侵台行动中,以船政早期所造舰为主体,组建了中国第一支海军舰队——福建海军。孙中山先生称赞船政“足为海军根基”。

     辛亥革命后,船政改称福州船政局。1918年2月,经北京政府国务院批准,船政局创设飞机制造工程处,开办了中国第一家飞机制造厂。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的巴玉澡、王助、曾诒经等中国年轻的航空工程人员,克服重重困难,经一年多努力,于1919年8月造出了我国第一架飞机,取名“甲型一号”。该机为双翼水上飞机,最大时速120公里。此后,飞机工程处不断提高制造水平,先后造出17架飞机,机型有双座教练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船政局还培养出飞行员,因此,成为中国航空业的摇篮。1931年飞机工程处奉令迁往上海。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多次出动飞机轰炸马尾造船厂。日军还两次占领工厂,大肆洗劫破坏,使这座曾是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大造船厂,变成一片废墟。

     新中国成立后,马尾造船厂如逢春枯木,获得新生。1954年,工厂恢复修造船生产。但由于台湾海峡两岸严重的军事对峙形式,工厂发展步伐缓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春风吹拂祖国大地。1982年,为改变福建船舶工业落后状态,省政府组建福建船舶工业公司。马尾造船厂作为公司的骨干企业,不断加大企业内部改革力度,迎来了全面振兴局面。

     1983年,马尾造船厂首制5000吨入级近洋货轮获得成功,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此后,又接连造出国内首制的3000吨级海上供油轮、5000吨级江海联运货轮等新产品,建造质量获得用户好评。为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加快发展步伐,工厂以“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认真学习上海江南造船厂、日本大阪造船所等国内外先进造船厂家的生产与管理经验。同时,工厂加大技改力度,大面积引进高新设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企业素质迅速提升。

     1986年,工厂以技贸结合形式,与荷兰IHC公司合作,建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2300M3耙吸式挖泥船,这艘工程船的建造成功,为工厂奠立了造高技术等级船舶基础。1987年开始,工厂发挥地处福州经济开发区的地理优势,目标向外,先后为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外商成批生产集装箱起重驳船、液压开体泥驳船等产品,开拓了福建省船舶产品出口创汇的新路子。1989年,工厂还批量造出8艘渔船出口秘鲁,颇受用户欢迎。在造船的同时,工厂的修船业务业得到了较大规模发展。承修了二万吨级以内多类型船舶。90年代初,工厂凭借不断增强的实力,决心开拓欧洲市场。1991年,承造出口德国的7300吨级多用途集装箱货轮。工厂派出工程技术人员赴德参与生产设计,领略欧洲先进的造船工艺与技术。1993年4月,第一艘集装箱船顺利交船,德国船东对产品质量与生产周期表示满意。马尾造船厂建造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船舶新产品,成功打入强手林立的欧洲市场。1993年底,工厂与海军装备部签定建造三艘917型捞运雷艇合同,两年后,这批军辅船先后完工交付使用。1995年,工厂又为德国船东批量建造四艘600箱(8200吨级)集装箱船,产品质量要求德国劳埃德(GL)船级社规范呵德国海上同业会(SBG)要求,悬挂德国旗投入营运。至1997年10月,这四艘船相继建成出厂,马尾造船厂成为国内造出德国籍船舶的第一家地方造船厂家。

     1996年12月,工厂动工批量建造四艘10500吨集装箱货轮,这也是福建造船首次向万吨船攀登。船东为德国航运界颇负盛名的哥伦比亚船务有限公司。在建造过程中因多种原因造成了工程脱节,工厂经受了严峻的考验。经不懈努力,于2000年全部实现交船。

     世纪之交,为使百年老厂能以新的状态进入21世纪,自1992年开始,工厂筹集1.5亿资金,投入老企业改造。先后完成了15000吨级船坞扩建工程,新建3.5万吨级船台一座,配置100吨高架吊车、200吨龙门吊车,扩建加长舾装码头达345米,新建船体分段装焊平台和分段喷砂涂装车间、管工车间等。上述技改工程于2000年相继完工投产,工厂形成年造万吨6—8艘、单船建造能力3.5万吨级(灵便型5万吨级)的生产能力。工厂规模跻身福建百强企业行列。

     新世纪之初,工厂开工建造出口北欧国家,适航于冬季严重的冰区的17600吨级干散货轮,同期还建造多艘类型船舶。为适应新的国际市场并赢得竞争,在新船建造中,工厂加大转换造船模式力度,努力开创生产新局面。

    2001年12月,在国务院、国家经贸委关心支持下,马尾造船厂结合债转股实施股份改革,成功改制为由多元化投资主体组成的股份制企业——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沿革了135年的马尾造船,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马尾造船厂最佳旅游季节:  

     因为去马尾必不可少去江边,所以冬天江风大,太冷。其他三个季节都可以。
  
    马尾造船厂交通:  

     由福州坐37,931路公交车可到达.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帖子
2632
学币
26085
学分
1616
贡献
0
贝壳
0
文采
0
29#
redapplez 发表于 2008-10-2 05:52:29 |只看该作者

福州乌塔


  影如文笔依南涧,势作香台丛道山。 这是清杨庆琛写的净光塔诗对。
  净光塔,就是乌塔,耸立在福州市区乌山东麓,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东面于山的"白塔"构成福州著名的"三山两塔"中的"两塔",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乌塔所在的乌山也是福州著名的风景区,有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石塔会馆、慈善堂、邓拓故居、林枝春故居等。
  五代时,王审知父子修复和创建了闽都七塔:乌塔、白塔、定慧塔、报恩塔、崇庆塔、开元塔、阿盲王塔。宋景德元年(1004年)福州知州谢泌诗曰:"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 闽都七塔现仅存乌塔与白塔。
  乌塔是唐贞元十五年(799年),福建观察使柳冕为祝贺德宗李适寿诞祈福,用石头垒建的"贞元无垢净光塔"。塔身用青色花岗石砌造,外表略带乌黑,故名"乌塔"。现在乌山附近还保存着福州市至今最古的碑刻,碑的上头左右刻着六(虫离),碑额题篆:"贞元无垢净光塔铭",记述当年柳冕建净光塔的情况。
  清李家瑞《登无垢净光塔》诗说:"石塔撑空立,登临至上层。眼穷千里远,梦想十年曾。" 杨庆琛《净光塔》诗句有:"影如文笔依南涧,势作香台耸道山。插汉鸟窥天咫尺,旋空人与石回环。"
  唐乾符六年(879年),乌塔毁于黄巢入闽战乱之际。五代后晋天福六年(941年),闽王王审知第七子王延曦为自身及眷属、臣下祈福,在唐代净光塔遗址上兴建宝塔,叫"崇妙保圣坚牢塔"。原计划造九层,但才建到七层时,王延曦就被部下杀,还差两个月就完工的乌塔,就不再盖下去了。所以现存乌塔为八角七层,塔高35米。每层塔壁上设佛龛,嵌有浮雕佛像,共有四十六尊。这些花岗石浮雕佛像是五代时期福建雕塑艺术的代表作。四层、五层、七层,嵌有塔名碑、建塔塔记和祈福题名碑等。据传,清道光年间塔身倾斜,20世纪50年代重修加固,可以登临。90年代又经修缮。塔身的墙。转角设倚柱,每层叠涩出檐。第一层开一门,其余各层开两门,不设门的地方都设佛龛。塔身底部浮雕龙凤纹。塔心有曲尺形通道供登攀。塔造型雄伟端庄、古朴浑厚,为福建省最古石塔之一。

福州旅游景点--乌塔

  乌塔附近有寺,称净光寺或石塔寺。《闽都记》记载:"国朝永乐、宣德、景秦、成化间屡修茸。嘉靖间,寺地为居民侵没,一塔仅存。会城龙角,颓废非宜。"
  明林恕《登石塔》诗:"晴霄高耸签锋铦,海月江烟挂碧檐。地控诸天连北极,窗虚八面敝云帘。瑶池日照金运净,碣石春摇竹笋尖。欲借乌山磨作砚,兴来书破采云缣。"
  乌塔附近有"西丹井",相传过去福州出现过瘟役,死了不少人,有位道士为救百姓,放草药于井水中,给众人治病,后立石碑"西丹井"作为纪念。现在乌塔旁边的石塔会馆内,有一口古井。不知是不是过去的西丹井。古井井盖呈圆形,由两块一边被凿成半圆形的石块拼在一起,与地面平。井壁呈圆形,用青砖砌成,井口地面处用4个大条石砌成个"井"字形。地下部分直径2米左右,从水底到井盖有5米多。从水面到井盖有2.6米。这样大的水井在福州比较罕见。据说其年代早于建于清代的石塔会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帖子
2632
学币
26085
学分
1616
贡献
0
贝壳
0
文采
0
30#
redapplez 发表于 2008-10-2 05:52:55 |只看该作者

闽江公园

  闽江公园,位于福州市区闽江南北两岸,她是福州市内最大的开放式休闲公园。

  闽江公园分为北园和南园,以江为界。

  北园全长5.5公里,面积44.24公顷,集亲水性、生态性、艺术性为一体,体现了独特的闽江流域文化特色和榕城风情。她由9个景区组成,自西向东依次为: 西河园、锦江园、金沙园、望龙园、缤纷园、桥梁园、华龙园、闽风园和闽水园。

  南园位于闽江南岸,全长2850米,占地27.4公顷。南园的原生林较多,人工雕琢的痕迹相对较少。她由一个主入口广场和8个景区组成: 荷塘月色、江畔闲情、梦里田园、童趣天地、十里花径、花乡广场、洪塘古渡、日沐椰风。

  闽江公园的建成,是福州市“东扩南进”战略的重要阶段性成果,也极大地闽江两岸拉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bottom

Archiver|手机版|xuehaiblog

GMT+8, 2025-1-13 21:44 , Processed in 0.016546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Template By Yeei.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