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08|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物理学  关闭 [复制链接]

Rank: 10Rank: 10

帖子
19100
学币
34094
学分
13756
贡献
28
贝壳
59
文采
0

荣誉版主 灿烂美眉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sibErry 发表于 2008-9-1 01:03: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以下的东西我有大概整理过了
也把它们放上颜色
[眼睛不会酱快 blurrr…XD]
不明的
可能我回答不上
[毕竟我才中三]  =.





但也希望以下的东西
能帮到你们
[照福人群…XD]




but but 车
不懂这贴有没有用
但也别删了吧
花了很多时间在整理  =.=




就是酱。


[ 本帖最后由 sibErry 于 2008-9-1 01:45 编辑 ]

Rank: 10Rank: 10

帖子
19100
学币
34094
学分
13756
贡献
28
贝壳
59
文采
0

荣誉版主 灿烂美眉

2#
sibErry 发表于 2008-9-1 01:08:52 |只看该作者
定义


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简称物理。物理学研究的范围 —— 物质世界的层次和数量级物理学 (Physics)质子 10-15 m空间尺度: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物质运动规律微观粒子Microscopic介观物质mesoscopic宏观物质macroscopic宇观物质cosmological类星体 10 26 m时间尺度:基本粒子寿命 10-25 s宇宙寿命 1018 s绪 论E-15E-12E-09E-06E-031mE+03E+06E+09E+12E+15E+18E+21E+24E+27最小 的细胞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DNA长度星系团银河系最近恒 星的距离太阳系太阳山哈勃半径超星系团人蛇吞尾图,形象地表示了物质空间尺寸的层次物理现象按空间尺度划分:量子力学经典物理学宇宙物理学按速率大小划分: 相对论物理学非相对论物理学按客体大小划分: 微观系统宏观系统 按运动速度划分: 低速现象高速现象 实验物理理论物理计算物理今日物理学物理学的发展。
  


物理学是人们对无生命自然界中物质的转变的知识做出规律性的总结。这种运动和转变应有两种。一是早期人们通过感官视觉的延伸,二是近代人们通过发明创造供观察测量用的科学仪器,实验得出的结果,间接认识物质内部组成建立在的基础上。物理学从研究角度及观点不同,可分为微观与宏观两部分,宏观是不分析微粒群中的单个作用效果而直接考虑整体效果,是最早期就已经出现的,微观物理学随着科技的发展理论逐渐完善。
  


其次,物理又是一种智能。
  


诚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德国 科学家玻恩所言:“如其说是因为我发表的工作里包含了一个自然现象的发现,倒不如说是因为那里包含了一个关于自然现象的科学思想方法基础。”物理学之所以被人们公认为一门重要的科学,不仅仅在于它对客观世界的规律作出了深刻的揭示,还因为它在发展、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思想方法体系。正因为如此,使得物理学当之无愧地成了人类智能的结晶,文明的瑰宝。
  


大量事实表明,物理思想与方法不仅对物理学本身有价值,而且对整个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贡献。有人统计过,自20世纪中叶以来,在诺贝尔化学奖、生物及医学奖,甚至经济学奖的获奖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具有物理学的背景;——这意味着他们从物理学中汲取了智能,转而在非物理领域里获得了成功。——反过来,却从未发现有非物理专业出身的科学家问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事例。这就是物理智能的力量。难怪国外有专家十分尖锐地指出:没有物理修养的民族是愚蠢的民族!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

帖子
19100
学币
34094
学分
13756
贡献
28
贝壳
59
文采
0

荣誉版主 灿烂美眉

3#
sibErry 发表于 2008-9-1 01:10:17 |只看该作者
分类


● 牛顿力学 (Mechanics)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关于时空相对性的规律
● 电磁学 (Electromagnetism)研究电磁现象,物质的电磁运动规律及电磁辐射等规律
● 热力学 (Thermodynamics)研究物质热运动的统计规律及其宏观表现
● 相对论 (Relativity)研究物体的高速运动效应以及相关的动力学规律
● 量子力学 (Quantum mechanics)研究微观物质运动现象以及基本运动规律
  


此外,还有:
粒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原子分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激光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天体物理学等等。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

帖子
19100
学币
34094
学分
13756
贡献
28
贝壳
59
文采
0

荣誉版主 灿烂美眉

4#
sibErry 发表于 2008-9-1 01:13:11 |只看该作者
物理学史

      
       ● 热机的发明和使用,提供了第一种模式:
  ● 电气化的进程,提供了第二种模式:核能的利用激光器的产生层析成像技术(CT)超导电子技术技术—— 物理——           技术物理—— 技术—— 物理粒子散射实验X 射线的发现受激辐射理论低温超导微观理论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 1947年
贝尔实验室的巴丁,布拉顿和肖克来发明了晶体管,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开始
  ● 1962年 发明了
集成电路
  ● 70年代后期 出现了大规模集成电路
  ● 1925 26年 建立了量子力学
  ● 1926年 建立了费米 狄拉克统计
  ● 1927年 建立了
布洛赫波的理论
  ● 1928年
索末菲提出能带的猜想
  ● 1929年 派尔斯提出禁带,空穴的概念同年
贝特提出了费米面的概念
  ● 1957年 皮帕得测量了第一个费米面超晶格材料纳米材料光子晶体晶体管的发明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信息

            技术与工程
  ● 几乎所有的重大新(高)技术领域的创立,事先都在物理学中经过长期的酝酿.
  ● 当今物理学和科学技术的关系两种模式并存,相互交叉,相互促进“没有昨日的基础科学就没有今日的技术革

           命”. —— 李政道量子力学能带理论人工设计材料五. 物理学的方法和科学态度提出命题推测答案理论预言实验验
           证修改理论现代物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实验高度结合的精确科学从新的观测事实或实验事实中提炼出来,或从已有
           原理中推演出来建立模型;用已知原理对现象作定性解释,进行逻辑推理和数学演算新的理论必须提出能够为实
           验所证伪的预言一切物理理论最终都要以观测或实验事实为准则当一个理论与实验事实不符时,它就面临着被修
           改或被推翻 六. 怎样学习物理学著名物理学家费曼说:科学是一种方法.它教导人们:一些事物是怎样被了解的,
           什么事情是已知的,现在了解到了什么程度,如何对待疑问和不确定性,证据服从什么法则;如何思考事物,做
           出判断,如何区别真伪和表面现象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地一般能力,应当始终
           放
           在首位,而不应当把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工作,他
           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
           化 .
  ● 学习的观点:从整体上逻辑地,协调地学习物理学,了解物理学中各个分支之间的相互联系.
  ● 物理学的本质:物理学并不研究自然界现象的机制(或者根本不能研究),我们只能在某些现象中感受某些自然

            界的规则,并试图以这规则来解释自然界所发生任何的事情。我们有限的智力总试图在理解自然,并试图改变自
            然,这是我们物理,甚至是所有学科,所共同追求的目标。
  


与物理学相关的基础科学:化学天文学自然地理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

帖子
19100
学币
34094
学分
13756
贡献
28
贝壳
59
文采
0

荣誉版主 灿烂美眉

5#
sibErry 发表于 2008-9-1 01:15:04 |只看该作者
简介


物理(Physics)全称物理学。欧洲“物理”一词的最先出自希腊文φυσικ,原意是指自然。古时欧洲人称呼物理学作“自然哲学”。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即是研究大自然现象及规律的学问。汉语、日语中“物理”一词起自于明末清初科学家方以智的百科全书式着作《物理小识》。在物理学的领域中,研究的是宇宙的基本组成要素: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及它们的相互作用;借由被分析的基本定律与法则来完整了解这个系统。物理在经典时代是由与它极相像的自然哲学的研究所组成的,直到十九世纪物理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实证科学。在现代,物理学已经成为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物理学理论通常以数学的形式表达出来。经过大量严格的实验验证的物理学规律被称为物理学定律。然而如同其他很多自然科学理论一样,这些定律不能被证明,其正确性只能经过反覆的实验来检验。
  


物理学与其他许多自然科学息息相关,如数学、化学、生物、天文和地质等。特别是数学和化学。化学与某些物理学领域的关系深远,如量子力学、热力学和电磁学,而数学是物理的基本工具,也就是物理依赖着数学。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

帖子
19100
学币
34094
学分
13756
贡献
28
贝壳
59
文采
0

荣誉版主 灿烂美眉

6#
sibErry 发表于 2008-9-1 01:16:31 |只看该作者
学科性质


物理学是人们对无生命自然界中物质的转变的知识做出规律性的总结。这种运动和转变应有两种。一是早期人们通过感官视觉的延伸,二是近代人们通过发明创造供观察测量用的科学仪器,实验得出的结果,间接认识物质内部组成建立在的基础上。物理学从研究角度及观点不同,可分为微观与宏观两部分,宏观是不分析微粒群中的单个作用效果而直接考虑整体效果,是最早期就已经出现的,微观物理学随着科技的发展理论逐渐完善。
  


其次,物理又是一种智能。
  


诚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德国科学家玻恩所言:“如其说是因为我发表的工作里包含了一个自然现象的发现,倒不如说是因为那里包含了一个关于自然现象的科学思想方法基础。”物理学之所以被人们公认为一门重要的科学,不仅仅在于它对客观世界的规律作出了深刻的揭示,还因为它在发展、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思想方法体系。正因为如此,使得物理学当之无愧地成了人类智能的结晶,文明的瑰宝。
  


大量事实表明,物理思想与方法不仅对物理学本身有价值,而且对整个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贡献。有人统计过,自20世纪中叶以来,在诺贝尔化学奖、生物及医学奖,甚至经济学奖的获奖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具有物理学的背景;——这意味着他们从物理学中汲取了智能,转而在非物理领域里获得了成功。——反过来,却从未发现有非物理专业出身的科学家问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事例。这就是物理智能的力量。难怪国外有专家十分尖锐地指出:没有物理修养的民族是愚蠢的民族!
  


总之物理学是概括规律性的总结,是概括经验科学性的理论认识。
  


物理变化
1.物理变化:物质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变化;化学变化:旧化学键破裂,新化学键形成。


2.物理变化现象:很广的,只要物质在时间上发生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发光,发热,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是中学阶段常规的现象,但有些反应是肉眼看不到的,如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3.物理变化包括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就看有没有新旧化学键的破裂与形成。
  


物理性质是物质化学键没有被破坏和形成而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通过破坏物质化学键而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物质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说他有这个化学性质)。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

帖子
19100
学币
34094
学分
13756
贡献
28
贝壳
59
文采
0

荣誉版主 灿烂美眉

7#
sibErry 发表于 2008-9-1 01:17:58 |只看该作者
研究方法


对于物理学理论和实验来说,物理量的定义和测量的假设选择,理论的数学展开,理论与实验的比较是与实验定律一致,是物理学理论的唯一目标。
  


人们能通过这样的结合解决问题,就是预言指导科学实践这不是大唯物主义思想,其实是物理学理论的目的和结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

帖子
19100
学币
34094
学分
13756
贡献
28
贝壳
59
文采
0

荣誉版主 灿烂美眉

8#
sibErry 发表于 2008-9-1 01:29:57 |只看该作者
思想理论


物理与形而上学的关系
  


在不断反思形而上学而产生的非经验主义的客观原理的基础上,物理学理论可以用它自身的科学术语来判断。而不包依赖于它们可能从属于哲学学派的主张。在着手描述的物理性质中选择简单的性质,其它性质则是群聚的想象和组合。通过恰当的测量方法和数学技巧从而进一步认知事物的本来性质。实验选择后的数量存在某种对应关系。一种关系可以有多数实验与其对应,但一个实验不能对应多种关系。也就是说,一个规律可以体现在多个实验中,但多个实验不一定只反映一个规律。
  


对于物理学来说理论预言与现实一致与否是真理的唯一判断标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

帖子
19100
学币
34094
学分
13756
贡献
28
贝壳
59
文采
0

荣誉版主 灿烂美眉

9#
sibErry 发表于 2008-9-1 01:31:29 |只看该作者
著名物理学家 (part 1)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901年  威尔姆·康拉德·伦琴(德国人)
  发现X 射线
  1902年  H.A.洛伦兹、P. 塞曼(荷兰人)
  研究磁场对辐射的影响
  1903年  A.H.贝克勒尔(法国人)
  发现物质的放射性
  皮埃尔·居里、玛丽·居里(法国人)
  从事放射性研究
  1904年  J.W.瑞利(英国人)
  从事气体密度的研究并发现氩元素
  1905年  P.E.A.雷纳尔德(德国人)
  从事阴极线的研究
  1906年  J.J.汤姆森(英国人)
  对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1907年  A.A.迈克尔逊(美国人)
  发明了光学干涉仪并且借助这些仪器进行光谱学和度量学的研究
  1908年  G.李普曼(法国人)
  发明了彩色照相干涉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
  1909年  G.马克尼(意大利人)、 K . F. 布劳恩(德国人)
  开发了无线电通信
  O.W.理查森(英国人)
  从事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理查森定律
  1910年  J.O.范德瓦尔斯(荷兰人)
  从事气态和液态议程式方面的研究
  1911年  W.维恩(德国人)
  发现热辐射定律
  1912年  N.G.达伦(瑞典人)
  发明了可以和燃点航标、浮标气体蓄电池联合使用的自动节装置
  1913年  卡末林-昂内斯(荷兰人)
  从事液体氦的超导研究
  1914年  M.V.劳厄(德国人)
  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
  1915年  W.H .布拉格、W.L.布拉格(英国人)
  借助X射线,对晶体结构进行分析
  1916年  未颁奖
  1917年  C.G.巴克拉(英国人)
  发现元素的次级X 辐射的特征
  1918年  马克斯·普朗克(德国人)
  对确立量子理论作出巨大贡献
  1919年  J.斯塔克(德国人)
  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光谱线的分裂现象
  1920年  C.E.纪尧姆(瑞士人)
  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及其在精密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

帖子
19100
学币
34094
学分
13756
贡献
28
贝壳
59
文采
0

荣誉版主 灿烂美眉

10#
sibErry 发表于 2008-9-1 01:35:15 |只看该作者
(part 2)   


       1921年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国人)
  发现了光电效应定律等
  1922年  N.玻尔(丹麦人)
  从事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的研究
  1923年  R.A.米利肯
  从事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的研究
  1924年  K.M.G.西格巴恩(瑞典人)
  发现了X 射线中的光谱线
  1925年  J.弗兰克、G.赫兹(德国人)
  发现原子和电子的碰撞规律
  1926年  J.B.佩兰(法国人)
  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
  1927年  A.H.康普顿(美国人)
  发现康普顿效应(也称康普顿散射)
  C.T.R.威尔逊(英国人)
  发明了去雾室 ,能显示出电子穿过空气的径迹
  1928年  O.W 理查森(英国人)
  从事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理查森定律
  1929年  L.V.德布罗意(法国人)
  发现物质波
  1930年  C.V.拉曼(印度人)
  从事光散方面的研究,发现拉曼效应
  1931年  未颁奖
  1932年  W.K.海森堡(德国人)
  创建了量子力学
  1933年  E.薛定谔(奥地利人)、P.A.M.狄拉克(英国人)
  发现原子理论新的有效形式
  1934年  未颁奖
  1935年  J.查德威克(英国人)
  发现中子
  1936年  V.F.赫斯(奥地利人)
  发现宇宙射线;
  C.D.安德森(美国人)
  发现正电荷
  1937年  C.J.戴维森(美国人)、G.P.汤姆森(英国人)
  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现象
  1938年  E.费米(意大利人)
  发现中子轰击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并发现用慢中子实现核反应
  1939年  E.O.劳伦斯(美国人)
  发明和发展了回旋加速器并以此取得了有关人工放射性等成果
  1940年 1942年 未颁奖
  1943年 O.斯特恩(美国人)
  开发了分子束方法以及质子磁矩的测量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

帖子
19100
学币
34094
学分
13756
贡献
28
贝壳
59
文采
0

荣誉版主 灿烂美眉

11#
sibErry 发表于 2008-9-1 01:36:04 |只看该作者
(part 3)      


       1944年  I.I.拉比(美国人)
  发明了著名气核磁共振法
  1945年  W.泡利(奥地利人)
  发现不相容原理
  1946年  P.W.布里奇曼(美国人)
  发明了超高压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方面取得成就
  1947年  E.V.阿普尔顿(英国人)
  从事大气层物理学的研究,特别是发现高空无线电短波电离层(阿普尔顿层)
  1948年  P.M.S.布莱克特(英国人)
  改进了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并由此导致了在核物理领域和宇宙射线方面的一系列发现
  1949年  汤川秀树(日本人)
  提出核子的介子理论,并预言介子的存在
  1950年  C.F.鲍威尔(英国人)
  开发了用以研究核破坏过程的照相乳胶记录法并发现各种介子
  1951年  J.D.科克罗夫特(英国人)、E.T.S.沃尔顿(爱尔兰人)
  通过人工加速的粒子轰击原子,促使其产生核反应(嬗变)
  1952年  F.布洛赫、E.M.珀塞尔(美国人)
  从事物质核磁共振现象的研究并创立原子核磁力测量法
  1953年  F.泽尔尼克(荷兰人)
  发明了相衬显微镜
  1954年  M.玻恩
  在量子力学和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及研究方面作出贡献
  W. 博特(德国人)
  发明了符合计数法,用以研究原子核反应和γ射线
  1955年  W.E.拉姆(美国人)
  发明了微波技术,进而研究氢原子的精细结构
  P.库什(美国人)
  用射频束技术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创新了核理论
  1956年  W.H.布拉顿、J.巴丁、W.B.肖克利(美国人)
  从事半导体研究并发现了晶体管效应
  1957年  李政道、杨振宁(美籍华人)
  对宇称定律作了深入研究
  1958年  P.A.切伦科夫、I.E.塔姆、I.M.弗兰克(俄国人)
  发现并解释了切伦科夫效应
  1959年  E .G. 塞格雷、O. 张伯伦(美国人)
  发现反质子
  1960年  D.A.格拉塞(美国人)
  发现气泡室,取代了威尔逊的云雾室
  1961年  R.霍夫斯塔特(美国人)
  利用直线加速器从事高能电子散射研究并发现核子
  R.L.穆斯保尔(德国人)
  从事γ射线的共振吸收现象研究并发现了穆斯保尔效应
  1962年  L.D.兰道(俄国人)
  开创了凝集态物质特别是液氦理论
  1963年  E. P.威格纳(美国人)
  发现基本粒子的对称性以及原子核中支配质子与中子相互作用的原理
  M.G.迈耶(美国人)、J.H.D.延森(德国人)
  从事原子核壳层模型理论的研究
  1964年  C.H.汤斯(美国人)、N.G.巴索夫、A.M.普罗霍罗夫(俄国人)
  发明微波射器和激光器,并从事量子电子学方面的基础研究
  1965年  朝永振一郎(日本人)、J. S . 施温格、R.P.费曼(美国人)
  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进行对基本粒子物理学具有深刻影响的基础研究
  1966年  A.卡斯特勒(法国人)
  发现和开发了把光的共振和磁的共振合起来,使光束与射频电磁发生双共振的双共振法
  1967年  H.A.贝蒂 (美国人)
  以核反应理论作出贡献,特别是发现了星球中的能源
  1968年  L.W.阿尔瓦雷斯(美国人)
  通过发展液态氢气泡和数据分析技术,从而发现许多共振态
  1969年  M.盖尔曼(美国人)
  发现基本粒子的分类和相互作用
  1970年  L.内尔(法国人)
  从事铁磁和反铁磁方面的研究
  H.阿尔文(瑞典人)
  从事磁流体力学方面的基础研究
  1971年  D.加博尔(英国人)
  发明并发展了全息摄影法
  1972年  J. 巴丁、L. N. 库柏、J.R.施里弗(美国人)
  从理论上解释了超导现象
  1973年  江崎玲于奈(日本人)、I.贾埃弗(美国人)
  通过实验发现半导体中的“隧道效应”和超导物质
  B.D.约瑟夫森(英国人)
  发现超导电流通过隧道阻挡层的约瑟夫森效应
  1974年  M.赖尔、A.赫威斯(英国人)
  从事射电天文学方面的开拓性研究
  1975年  A.N. 玻尔、B.R.莫特尔森(丹麦人)、J.雷恩沃特(美国人)
  从事原子核内部结构方面的研究
  1976年  B. 里克特(美国人)、丁肇中(美籍华人)
  发现很重的中性介子– J /φ粒子
  1977年  P.W. 安德林、J.H. 范弗莱克(美国人)、N.F.莫特(英国人)
  从事磁性和无序系统电子结构的基础研究
  1978年  P.卡尔察(俄国人)
  从事低温学方面的研究
  A.A.彭齐亚斯、R.W.威尔逊(美国人)
  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1979年  S. L.格拉肖、S. 温伯格(美国人)、A. 萨拉姆(巴基斯坦)
  预言存在弱中性流,并对基本粒子之间的弱作用和电磁作用的统一理论作出贡献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

帖子
19100
学币
34094
学分
13756
贡献
28
贝壳
59
文采
0

荣誉版主 灿烂美眉

12#
sibErry 发表于 2008-9-1 01:36:58 |只看该作者
(part 4)      


      1980年  J.W.克罗宁、V.L.菲奇(美国人)
  发现中性K介子衰变中的宇称(CP)不守恒
  1981年  K.M.西格巴恩(瑞典人)开发出高分辨率测量仪器
  N.布洛姆伯根、A.肖洛(美国人)对发展激光光谱学和高分辨率电子光谱不做出贡献
  1982年  K.G.威尔逊(美国人)
  提出与相变有关的临界现象理论
  1983年  S.昌德拉塞卡、W.A.福勒(美国人)
  从事星体进化的物理过程的研究
  1984年  C.鲁比亚(意大利人)、S. 范德梅尔(荷兰人)
  对导致发现弱相互作用的传递者场粒子W±和Z 0的大型工程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1985年  K. 冯·克里津(德国人)
  发现量了霍耳效应并开发了测定物理常数的技术
  1986年  E.鲁斯卡(德国人)
  在电光学领域做了大量基础研究,开发了第一架电子显微镜
  G.比尼格(德国人)、H.罗雷尔(瑞士人)
  设计并研制了新型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1987年  J.G.贝德诺尔斯(德国人)、K.A.米勒(瑞士人)
  发现氧化物高温超导体
  1988年  L.莱德曼、M.施瓦茨、J.斯坦伯格(美国人)
  发现μ子型中微子,从而揭示了轻子的内部结构
  1989年  W.保罗(德国人)、H.G.德默尔特、N.F.拉姆齐(美国人)
  创造了世界上最准确的时间计测方法——原子钟,为物理学测量作出杰出贡献
  1990年  J.I.弗里德曼、H.W.肯德尔(美国人)、R.E.泰勒(加拿大人)
  通过实验首次证明了夸克的存在
  1991年  皮埃尔-吉勒•热纳(法国人)
  从事对液晶、聚合物的理论研究
  1992年  G.夏帕克(法国人)
  开发了多丝正比计数管
  1993年  R.A.赫尔斯、J.H.泰勒(美国人)
  发现一对脉冲双星,为有关引力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机会
  1994年  BN.布罗克豪斯(加拿大人)、C.G.沙尔(美国人)
  在凝聚态物质的研究中发展了中子散射技术
  1995年  M.L.佩尔、F.莱因斯(美国人)
  发现了自然界中的亚原子粒子:Υ轻子、中微子
  1996年  D. M . 李(美国人)、D.D.奥谢罗夫(美国人)、R.C.理查森(美国人)
  发现在低温状态下可以无摩擦流动的氦- 3
  1997年  朱棣文(美籍华人)、W.D.菲利普斯(美国人)、C.科昂–塔努吉(法国人)
  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
  1998年 劳克林(美国)、斯特默(美国)、崔琦(美籍华人)
  发现了分数量子霍尔效应
  1999年 H.霍夫特(荷兰)、M.韦尔特曼(荷兰)
  阐明了物理中电镀弱交互作用的定量结构.
  2000年 阿尔费罗夫(俄罗斯人)、基尔比(美国人)、克雷默(美国人)
  因其研究具有开拓性,奠定资讯技术的基础,分享今年诺贝尔物理奖。
  2001年 克特勒(德国)、康奈尔(美国)和维曼(美国)
  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以及“凝聚态物质性质早期基础性研究”方面取得成就。
  2002年 雷蒙德·戴维斯(美)、小柴昌俊(日)、里卡尔多·贾科尼(美)
  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打开了人类观测宇宙的两个新“窗口”。
  2003年 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美俄双重国籍)、维塔利·金茨堡(俄)、安东尼·莱格特(英美双重国籍)
  在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上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2004年 戴维·格罗斯、戴维·波利泽、弗兰克·维尔泽克(均为美国人)
  这三位科学家对夸克的研究使科学更接近于实现它为“所有的事情构建理论”的梦想。
  2005年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约翰·L·霍尔、哈佛大学的罗伊·J·格劳贝尔,以及德国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

       学(简称慕尼黑大学)的特奥多尔·亨施
  研究成果可改进GPS技术
  2006年 约翰·马瑟 乔治·斯穆特(均为美国人)
  发现了黑体形态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扰动现象
  2007年 阿尔贝·费尔(法) 彼得·格林贝格尔(德)
  先后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这项技术被认为是“前途广阔的纳米技术领域的首批实际应用之一”。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

帖子
19100
学币
34094
学分
13756
贡献
28
贝壳
59
文采
0

荣誉版主 灿烂美眉

13#
sibErry 发表于 2008-9-1 01:41:55 |只看该作者
开设理论物理的院校


[北京]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石油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天津]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学院
[河北] 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燕山大学
[山西]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
[内蒙古] 内蒙古大学
[辽宁] 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
[吉林] 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
[上海]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
[江苏]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
[浙江] 宁波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工业学院
[安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淮南工业学院
[福建] 福州大学、华侨大学
[江西] 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山东] 山东大学、烟台大学、青岛大学
[河南] 郑州大学、洛阳工学院
[湖北]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江汉石油学院
[湖南] 湖南大学、中南大学
[广东] 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汕头大学、深圳大学
[重庆] 重庆大学
[四川]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民族学院
[贵州] 贵州民族学院
[云南] 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
[陕西] 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
[甘肃] 兰州大学
[新疆] 新疆大学



其中北大、南京大学、中科大、兰州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物理学比较好。





×这些都不是本地的,  不过没关系,知道别国的大学也好。×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10Rank: 10

帖子
19100
学币
34094
学分
13756
贡献
28
贝壳
59
文采
0

荣誉版主 灿烂美眉

14#
sibErry 发表于 2008-9-1 01:42:25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bottom

Archiver|手机版|xuehaiblog

GMT+8, 2025-1-28 01:45 , Processed in 0.01449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Template By Yeei. Comsenz Inc.

回顶部